[发明专利]子系统ID的构造方法和组网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90002.0 | 申请日: | 2018-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0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黎光洁;王明威;李春宏;吴冶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光洁;王明威;李春宏;吴冶 |
| 主分类号: | H04L41/0803 | 分类号: | H04L41/0803;H04L67/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子系统 id 构造 方法 组网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子系统ID的构造方法和组网应用,方法包括:将系统ID平均分为N段序列,每一段长度为M;分别对N段序列进行加扰,得到N个长度为M*N_SUBSYSTEM的加扰序列,其中,N_SUBSYSTEM为子系统个数;对N个加扰序列进行预处理,得到1个长度为M*N_SUBSYSTEM的待分配序列;将待分配序列划分为N_SUBSYSTEM个子序列,每一个子序列即为一个子系统ID。基于该方法,公开了一种IOT组网结构:包括三层结构的网络。一种私有IOT组网结构,包括一个子系统。以及一种多个IOT系统间漫游组网部署方法:每一个IOT系统均部署有使用相同载波的第一层结构的IOT,且每一个系统的IOT采用相同的子系统ID。本发明可实现IOT的同频组网、IOT的无盲区覆盖和设备在多系统间的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组网方法,尤其是一种子系统ID的构造方法和组网应用。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概念自20世纪末被提出后,其技术和应用领域就不断地被丰富和完善,尤其是近几年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更是为物联网的普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物联网作为基于互联网的万物互连技术,其对于高效生产与智能化设施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基于无线互联网通信技术构建的物联网,在随着网络扩大和接入终端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受到有限通信频段的高度限制。对于非授权频谱下物联网,其仅能对有限频段载波进行利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联网的覆盖。而直接复用载波,又会造成网络的同频干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子系统ID的构造方法和组网应用。以解决网络的同频组网问题,进而对有限频谱进行复用,扩大网络覆盖的同时,避免子网间的同频干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子系统ID的构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系统ID平均分为N段序列,每一段长度为M;
S2:分别对N段序列进行加扰,得到N个长度为M*N_SUBSYSTEM的加扰序列,其中,N_SUBSYSTEM为子系统个数;
S3:对N个加扰序列进行预处理,得到1个长度为M*N_SUBSYSTEM的待分配序列;
S4:将待分配序列划分为N_SUBSYSTEM个子序列,每一个子序列即为一个子系统ID。
进一步的,上述S2中,采用Golden序列生成器对N段序列进行加扰。
进一步的,上述Golden序列生成器具体为:Golden基序列长度为31,伪随机序列需要的长度为NPN,Golden序列表示为:
c(n)=(x1(n+N)+x2(n+N))mod 2;
x1(n+49)=(x1(n+3)+x1(n))mod 2;
x2(n+49)=(x2(n+3)+x2(n+2)+x2(n+1)+x2(n))mod 2;
其中,n∈(0,1,2,…,NPN-1);第一个序列x1(n)的初始值为参数GOLDEN_X1_INIT,第二个序列x2(n)的初始值为参数GOLDEN_X2_INIT,N=1024;
GOLDEN_X1_INIT(0:47)=mod(P_SUBSYSTEM_ID+RAND_ID_SCRAMBLE_0,2),GOLDEN_X1_INIT(4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光洁;王明威;李春宏;吴冶,未经黎光洁;王明威;李春宏;吴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0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