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蒸馏脱酚设备及其脱酚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9404.9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8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银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祥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9/14;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馏 设备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负压蒸馏脱酚设备及其脱酚工艺,包括蒸馏塔、真空泵、萃取塔、第一换热器、汽提塔、油水分离器、储存罐、第二换热器和精馏塔,所述脱酚工艺包括:第一步负压蒸馏,第二步废水萃取,第三步萃余相汽提和第四步资源回收,通过上述四个步骤实现了含酚废水的高效脱酚,本方案通过负压蒸馏的方式对含酚废水进行蒸汽脱酚,降低含酚废水的泡点,从而降低分离温度,减少用于加热的蒸汽消耗,对蒸汽脱酚的废水进行二次萃取脱酚,两者结合,弥补了萃取脱酚多元酚萃取率较低的缺点,极大的提到了废水中酚的萃取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负压蒸馏脱酚设备及其脱酚工艺。
背景技术
含酚废水为含有酚类物质的废水,其来源广泛,危害较大,含酚废水不经处理排入水体,会危害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存。
现有的含酚废水处理方式,包括蒸汽脱酚和萃取脱酚等,其中蒸汽脱酚回收酚的质量较高,但是蒸汽消耗量大,废水中剩余酚含量较高,萃取脱酚是现有的主要脱酚手段,萃取脱酚应用萃取剂进行脱酚,萃取剂的种类多样,苯类萃取剂脱酚效率较低,但是价格便宜,醚酯类萃取剂脱酚效率较高,但是其水溶性较强,不便于回收利用,价格较高,同时多数萃取剂对多元酚的萃取效相对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负压蒸馏脱酚设备及其脱酚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蒸馏脱酚设备及其脱酚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负压蒸馏脱酚设备,包括蒸馏塔、真空泵、萃取塔、第一换热器、汽提塔、油水分离器、储存罐、第二换热器和精馏塔,所述蒸馏塔的通过管道与正空泵相连通,所述蒸馏塔的上端开设有原料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蒸馏塔的下端开设有废水出口,所述萃取塔的上端开设有废水入口和萃取相出口,所述废水入口通过管道与废水出口相连通,所述萃取塔的下端开设有萃余相出口,所述萃余相出口通过管道与汽提塔相连通,所述汽提塔的上端开设有共沸物出口,所述汽提塔的下端开设有污水出口,所述汽提塔的右侧壁固定装配有油水分离器,且油水分离器通过管道与共沸物出口相连通,所述油水分离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汽提塔相连通,所述油水分离器通过管道与储存罐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储存罐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萃取塔相连通,所述储存罐的上端开设有萃取剂入口,所述储存罐通过管道与精馏塔相连通,所述精馏塔上开设有萃取相入口,所述萃取相入口通过管道与萃取相出口相连通,所述精馏塔的下端开设有粗酚出口。
优选的,所述萃余相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汽提塔相连通,所述污水出口的下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连通有管道。
优选的,所述储存罐通过管道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蒸馏塔相连通,所述萃取相入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萃取相出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负压蒸馏脱酚工艺包括。
S1:负压蒸馏。
S2:废水萃取。
S3:萃余相汽提。
S4:资源回收。
优选的,第一步,负压蒸馏具体为:把含酚废液从原料入口投入到蒸馏塔内,开启真空泵持续抽取蒸馏塔的内气体,蒸馏塔内形成负压,蒸馏塔在负压状态下对含酚废液进行负压蒸馏,产生的含酚的水蒸气,含酚的水蒸气从气体出口排出,对从气体出口排出的含酚水蒸气进行收集,把收集的含酚水蒸气导入碱液中洗涤,回收含酚水蒸气中的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祥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唐山祥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94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溶液中二甲基亚砜含量的测定方法
- 下一篇:含有纳米固体粉料的新型晶面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