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传感器引出线中转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89296.5 | 申请日: | 2018-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9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董如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频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向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引出线 振动传感器 导轨 第二安装座 伸缩套筒 中转结构 第一安装座 支架 转轴 固定设置 滚轮转动 滑动设置 紧固螺栓 转动连接 传统的 传感器 底端 松垮 侧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传感器引出线中转结构,包括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两端通过转轴与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与伸缩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套筒的底端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滚轮左侧的工作台上设置有振动传感器,所述第一滚轮右侧的支架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两端通过紧固螺栓B固定在支架的顶面上,且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侧面亦通过转轴与第二滚轮转动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伸缩套筒、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解决了传统的振动传感器引出线中转结构引出线松垮,引出线容易碰到工作台上其他传感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振动传感器引出线中转结构。
背景技术
振动试验台是一种对产品或部件进行模拟试验的设备,在试验过程中,需要用振动传感器采集振动试验台的夹具、台面和待测试件的振动数据,然后将数据传输到控制仪,现有的振动传感器引出线中转结构引出线松垮,且振动传感器处的引出线的高度难以调节,故本发明设计一种振动传感器引出线中转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1083594Y,授权公告2008.07.09公开了一种振动传感器引出线中转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对应传感器信号线数量的同轴连接器构成,每个同轴连接器由一个具有双通性能的插座和两个插头组成,插座通过支架固定在振动试验台台体上,两个插头分别插装在插座上,其中,一个插头通过信号线与振动传感器连接,另一插头通过信号线与控制仪连接。
该专利中的中转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该中转结构振动传感器处的引出线高度难以调节,故引出线过低时容易触碰到其他元器件;
2.该中转结构引出线松垮,容易缠绕在一起。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振动传感器引出线中转结构,解决了传统的振动传感器引出线中转结构引出线松垮,引出线容易碰到工作台上其他传感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振动传感器引出线中转结构,包括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两端通过转轴与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与伸缩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套筒的底端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滚轮左侧的工作台上设置有振动传感器,所述第一滚轮右侧的支架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两端通过紧固螺栓B固定在支架的顶面上,且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侧面亦通过转轴与第二滚轮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的正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设置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两端均通过紧固螺栓A固定在支架的正面上,且所述下夹板与上夹板扣接,所述下夹板的顶部和上夹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半圆槽。
优选的,所述振动传感器与引出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引出线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下夹板到达支架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下夹板的顶部和上夹板的底部的半圆槽均设置有五个,五个所述半圆槽等间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亦均设置有五个等间距设置的半圆槽。
优选的,所述下夹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下夹板均匀设置在第二导轨上。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振动传感器引出线中转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伸缩套筒,使得引出线的高度可调,避免引出线碰到振动传感器与第二滚轮之间的其他元器件。
(2)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导轨,使得第二滚轮可在支架上左右移动,从而使得引出线可绷紧,避免其松垮缠绕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频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频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92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