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条播机播种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8559.0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9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马驰;朱悦;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条播 播种 控制系统 | ||
一种小麦条播机播种控制系统,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是主要由电源、显示模块、控制器、光电式霍尔速传感器、电机驱动器和直流电机组成的,本发明的小麦条播机播种控制系统,设置手动挡和自动挡,利用测速控制播种,解决了传统地轮驱动播种方式受作业速度和地形影响困扰的问题,结构简单,低价易造,操作技术要求低,调整保养方便,使用可靠,故障少,配套动力适应性广,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条播机播种控制系统,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麦条播机械化技术是一项实用的小麦栽培机械化技术,在全国各地区都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应用,其与人工撒播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一是减少人工,解放劳动力;二是减少种子用量,节约种子;三是采用机械条播成行,为麦子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提高产,传统的小麦条播机播种通常使用地轮驱动链条带动排种器排种,这种地轮驱动对地形要求高,且播种时地轮阻力大,易打滑,加之上海地区的小麦种植有别于北方,以水稻、小麦的水旱轮作方式为主,前茬水稻秸秆需全量还田,秸秆量大,使得地轮抓地力降低,增加打滑率,无法保证播种的均匀性。另外,传统的机器播种量调节采用手动调节传动比或槽轮长度,调节方法不便捷,播量控制不精确,且易出故障,不利于播种机大范围的推广。本发明研发一种小麦条播机播种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条播机播种控制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小麦条播机播种控制系统,是主要由电源、显示模块、控制器、光电式霍尔速传感器、电机驱动器和直流电机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显示模块均与控制器相连接,光电式霍尔速传感器和控制器相连接,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器相连接,电机驱动器与直流电机相连接。
所述的控制器采用工程机械设计的专用控制模块,防护等级为IP67,通讯接口为1XCAN2.0B 1XRS232;控制模式分为手动和自动控制模式,自动模式作为主模式,手动作备用模式,以防自动模式中速度检测模块的故障,控制模式可通过显示器按键相互切换;手动模式下,设置多个档位,每个档位对应电机一个转速,各档位的电机转速可通过显示器设置页面修改,各档位转速根据农艺要求计算,分别对应一档单位播种量,档位的加减通过显示器按键完成。自动模式下,设置农艺要求的多个单位播种量,在选定其中一个播种量时,通过检测地轮的转动,计算拖拉机前进速度,检测信号反馈给控制器后控制电机转速,拖拉机行驶速度越快则电机转速越高,反之亦然,使得播种均匀性不随速度变化而改变,拖拉机行驶速度与电机转速对应的比例关系可通过显示器设置页面修改。为降低地轮打滑对测速系统的影响,在机组两侧各安装一个地轮,采用两个传感器分别检测左右地轮的转速,并通过对控制器的设置,处理速度信号时,选取相对大的速度值。
所述的电机驱动器,选用带稳速功能的AQMD型号,显示模块采用进口DH35-4K快装式显示器,其具有2个CAN2.0B通道,4个可配置输入通道和2个开关量输出,4个带LED照明和触觉反馈的软件,采用USB2.0固件更新界面,防护等级IP67,全彩显示。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本发明的小麦条播机播种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低价易造,操作技术要求低,调整保养方便,使用可靠,故障少,配套动力适应性广,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1、电源,2、显示模块,3、控制器,4、光电式霍尔速传感器,5、电机驱动器,6、直流电机,7、FFT变换模块,8、特征提取模块,9、神经网络识别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小麦条播机播种控制系统,是主要由电源1、显示模块2、控制器3、光电式霍尔速传感器4、电机驱动器5和直流电机6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1、显示模块2均与控制器3相连接,光电式霍尔速传感器4和控制器3相连接,电机驱动器5和控制器3相连接,电机驱动器5与直流电机6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8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