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控制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供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7506.7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4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诊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38;B60L53/63;B60L5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陈鹏;李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板 供电设备 无线充电 调度信息 建立通信链路 发送 供电 充电费用 基本信息 时间信息 输出功率 充电站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控制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供电设备。在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板并通过至少一个充电板向EV供电的供电设备中执行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与EV建立通信链路;向EV发送关于该至少一个充电板的基本信息;接收关于EV将在何时离开充电站的出发时间信息;发送关于该至少一个充电板的输出功率的信息和关于该至少一个充电板的充电费用的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从EV接收EV的调度信息;以及根据调度信息向EV供电。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8月7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099815号和于2018年6月7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8-0065625号的优先权,出于所有目的,它们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控制无线充电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用于控制电动车辆(EV)的无线充电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更具体地涉及通过考虑充电站的供电容量和充电费用变化来最优地控制无线充电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供电设备、用于控制EV的无线充电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充电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EV)充电系统基本上可以定义为用于通过使用蓄能装置或商用电源的电网的电力对安装在EV上的高压电池进行充电的系统。根据EV的类型,这种EV充电系统可以具有各种形式。例如,EV充电系统可以分类为使用充电电缆的导电型和非接触式无线电力传输(WPT)型(也称为“感应型”)。
在多个无线充电板连接到EV充电站中的单个充电器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由于充电器的输出限制而不能同时对多个EV进行无线充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考虑到充电站的供电容量和充电费用变化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无线充电控制方法的供电设备。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通过考虑充电站的供电容量和充电费用变化来控制无线充电的EV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无线充电控制方法的无线充电控制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板并通过至少一个充电板向EV供电的供电设备中执行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与EV建立通信链路;向EV发送关于该至少一个充电板的基本信息;接收关于EV将在何时离开充电站的出发时间信息;发送关于该至少一个充电板的输出功率的信息和关于该至少一个充电板的充电费用的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从EV接收EV的调度信息;并且根据调度信息向EV供电。
EV和供电设备可以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5118交换无线充电相关消息。
基本信息可以包括在服务细节响应(ServiceDetailRes)消息中进行发送。
关于输出功率的信息和关于充电费用的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可以包括在充电参数发现响应(ChargeParameterDiscoveryRes)消息中进行发送。
关于输出功率的信息和关于充电费用的信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板中的每一个的功率输出开始时间、最大输出功率、计费开始时间、以及价格水平中的至少一项。
调度信息可以包括在电力传送请求(PowerDeliveryReq)消息中进行接收。
调度信息可以包括EV的充电开始时间、最大输入功率和充电结束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该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执行用于在EV的接收板与充电板之间的对准和配对的过程,以在至少一个充电板中执行到EV的无线电力传输。
出发时间信息可以包括在充电参数发现请求(ChargeParameterDiscoveryReq)消息中进行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75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