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屏蔽纤维布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6805.9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7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潘荣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市兴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17/10;B32B27/02;B32B27/12;B32B27/18;B32B27/20;B32B27/36;B32B33/00;B32B7/12;H05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粒子 聚酯纤维布 电磁屏蔽纤维 核壳结构粒子 玻璃纤维布 电磁屏蔽 聚酯纤维 结合剂 抗菌剂 珍珠粉 制备 聚酯纤维编织 交替叠层 聚酯母粒 纳米颗粒 熔融纺丝 碳纳米管 核结构 面包 申请 | ||
1.一种电磁屏蔽纤维布,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层玻璃纤维布、至少一层聚酯纤维布,其中,玻璃纤维布与聚酯纤维布呈交替叠层设置;
所述聚酯纤维布是由聚酯纤维编织而成,所述聚酯纤维通过添加抗菌剂、电磁屏蔽剂和结合剂,首先制备复合型聚酯母粒,然后经熔融纺丝制备上述的聚酯纤维;
所述抗菌剂包括CuO粒子,以及TiO2粒子、ZnO粒子和MgO粒子中的至少一种粒子;
所述电磁屏蔽剂为Cu-珍珠粉核壳结构粒子,所述核壳结构粒子是以珍珠粉为核结构,外面包覆一层Cu膜;
所述结合剂由CuO纳米颗粒和碳纳米管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纤维布可以包括多层玻璃纤维布,每层玻璃纤维布两侧均设有聚酯纤维布,相邻玻璃纤维布与聚酯纤维布通过结构胶膜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布可以为无碱玻璃纤维布、中碱玻璃纤维布、高碱玻璃纤维布、S-玻璃纤维布、石英纤维布、高硅氧玻璃纤维布或Kevlar。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布为石英纤维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中,其原料的质量含量分别为:抗菌剂7-14%、电磁屏蔽剂9-19%、结合剂2-8%,余量为聚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中,其原料的质量含量分别为:抗菌剂11%、电磁屏蔽剂14%、结合剂7%,余量为聚酯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包括:CuO粒子、ZnO粒子、TiO2粒子和MgO粒子;其中,各物质的质量份数为:ZnO粒子3份、CuO粒子7份、TiO2粒子2份和MgO粒子4份。具体的,上述抗菌剂中,各物质的粒径为:ZnO粒子50nm、CuO粒子100nm、TiO2粒子200nm和MgO粒子100n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纤维布,其特征在于,电磁屏蔽剂中,所述珍珠粉粒径为2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首先,将抗菌剂、电磁屏蔽剂和结合剂预处理,得到混合添加剂;其次,将混合添加剂与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催化助剂混合进行酯化缩聚反应,制备聚酯母粒;再次,将聚酯母粒制备成聚酯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抗菌剂、电磁屏蔽剂和结合剂预处理具体为:按照质量比例,首先将抗菌剂与结合剂混合均匀,经湿法研磨后,加入电磁屏蔽剂,然后放入马弗炉中进行480℃煅烧5h,降温冷却后得到所述混合添加剂;
制备混合添加剂过程中,所述煅烧过程中,升温速率为2℃/min,降温速率为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市兴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梧州市兴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68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型自润滑轴承板材
- 下一篇:一种2.5D板材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