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式双向隔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6705.6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3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虹;鲁明;李刚;宗红;卿涛;张激扬;武登云;吴金涛;田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F16F1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双向 隔振器 | ||
1.一种一体式双向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套筒(1)、隔振弹簧(2)、外套筒(3)、第一金属橡胶环(4)、第二金属橡胶环(5)和底座(6);
所述中套筒(1)套在隔振弹簧(2)上,所述中套筒(1)与隔振弹簧(2)连接;所述中套筒(1)的外表面设有凸缘,所述第一金属橡胶环(4)紧贴中套筒(1)的外表面和凸缘的一侧安装,所述第二金属橡胶环(5)紧贴中套筒(1)的外表面和凸缘的另一侧安装;将所述中套筒(1)、隔振弹簧(2)、第一金属橡胶环(4)、第二金属橡胶环(5)作为一个整体,外套筒(3)套装在所述整体上,所述外套筒(3)和底座(6)连接;所述隔振弹簧(2)和底座(6)连接;
所述第一金属橡胶环(4)靠近外套筒(3)的两个侧面与外套筒(3)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金属橡胶环(5)靠近底座(6)的侧面与底座(6)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金属橡胶环(5)靠近外套筒(3)的侧面与外套筒(3)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第一金属橡胶环(4)靠近外套筒(3)的两个侧面与外套筒(3)之间的间隙、第二金属橡胶环(5)靠近底座(6)的侧面与底座(6)之间的间隙、第二金属橡胶环(5)靠近外套筒(3)的侧面与外套筒(3)之间的间隙均相等,所述间隙的值为C;
所述隔振弹簧(2)达到强度极限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变形量为Δx,所述隔振弹簧(2)在轨工作时的最大变形量为Δy,所述C的取值范围是2Δy~Δx/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双向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橡胶环(4)和第二金属橡胶环(5)的最小刚度相同,所述最小刚度值为第一金属橡胶环(4)和第二金属橡胶环(5)在变形量为Δx/3时的刚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双向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套筒(1)的凸缘与外套筒(3)内表面的最小距离大于(C+Δx/3)。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双向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橡胶环(4)通过金属胶紧贴中套筒(1)的外表面和凸缘的一侧安装,所述第二金属橡胶环(5)通过金属胶紧贴中套筒(1)的外表面和凸缘的另一侧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双向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3)为阶梯状,两端开口;将所述中套筒(1)、隔振弹簧(2)、第一金属橡胶环(4)、第二金属橡胶环(5)作为一个整体,外套筒(3)套装在所述整体上后,中套筒(1)和隔振弹簧(2)的局部突出外套筒(3),中套筒(1)和隔振弹簧(2)的其余部分、第一金属橡胶环(4)、第二金属橡胶环(5)位于外套筒(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双向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橡胶环(4)和第二金属橡胶环(5)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双向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套筒(1)的侧壁上设有减重槽。
8.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双向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3)的侧壁上设有减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67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