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性下肢节律运动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86562.9 | 申请日: | 2018-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6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燕;马磊;许鹏;陶春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A61B5/0488;A61B5/049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春艳 |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鼠模型 节律运动 下肢运动 位点 下肢 下肢运动功能 三维扫描式 生物学领域 肌电信号 脊髓神经 神经电极 牙科水泥 电刺激 电极丝 电子学 大鼠 硅胶 棘突 植入 脊椎 脊髓 应用 肌肉 瘫痪 刺激 调控 发现 研究 | ||
1.一种实验性下肢节律运动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电子学方法进行大鼠的脊髓神经下肢运动功能定位模拟;
S2:半横断损伤S1中大鼠的脊髓后,通过对与运动功能相关的脊髓神经的腰膨大区域进行三维扫描式电刺激,记载CPG的关键位点;
S3:将穿有电极丝的硅胶管用牙科水泥固定于所述脊椎的棘突;
S4:在夹持装置的支持下将S3中的大鼠放置在跑步机上站立,刺激CPG的关键位点,得到下肢运动相关的关键肌肉的肌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性下肢节律运动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具体方法如下:
暴露大鼠的脊髓后,将所述大鼠卧放在立体定位仪上,同时用大鼠脊柱适配器将所述脊髓固定;所述立体定位仪上安装有刺激电极,信号源依次与所述刺激电极的各个通道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性下肢节律运动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刺激电极的电极接触点的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和接触面积分别为:200μm、100μm和177μ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性下肢节律运动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能在电信号激励下诱发节律运动,与周围其他位点相比较,激励电流阈值最小的位点为CPG的关键位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性下肢节律运动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采用6只以上的大鼠进行重复试验,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CPG的关键位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性下肢节律运动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所述电极丝的材质采用铂-铱合金,所述电极丝的表面涂覆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酰亚胺绝缘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性下肢节律运动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丝被套于硅胶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性下肢节律运动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去除所述电极丝植入脊髓的一端的绝缘层30-60μm,且将这端的顶部切削成15°角后折成90°直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性下肢节律运动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分别以激励信号的幅值、脉宽、频率作参变量,得到下肢运动相关的关键肌肉的肌电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实验性下肢节律运动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在下肢步态运动功能的重建研究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65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脊髓神经运动信息信号处理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母猪专用助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