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气体监测定位装置及其监测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4989.5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0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汪义旺;陈海;范树凯;吴杰;顾才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控制模块 气体监测 气体监测模块 定位装置 监测定位 空气质量传感器 气体检测传感器 实时时钟单元 按键设定 常规气体 读写单元 监测功能 通信单元 识别卡 嵌入 监测 应用 帮助 | ||
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气体监测定位装置,包括气体监测模块、主控制模块和RFID模块,所述的主控制模块分别与气体监测模块和RFID模块相连接,所述的气体监测模块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传感器,所述的主控制模块包括显示单元、通信单元、按键设定单元和实时时钟单元,所述的RFID模块包括RFID定位识别卡和RFID读写单元,通过读写单元与主控制模块相连接。通过上述,本发明的基于RFID技术的气体监测定位装置及其监测定位方法,采用嵌入RFID技术在实现常规气体监测功能的同时可以实现定位识别,帮助使用者快速实现对气体的监测和定位,可以在需要气体监测及定位识别的场合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监测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气体监测定位装置及其监测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气体监测技术特别是重点区域的气体监测对安全生产、空气质量保障、事故隐患排除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数字监测技术和各种信息化手段的发展,各种气体监测设备种类繁多,应用各异。但现有大多便携式气体监测装置装备,只具备基本的气体监测功能,不具备定位分析等性能,这对于一些既需要气体监测又要求对气体源进行定位的场合,显然很难达到实际应用要求,特别是一些室内、车间、工况等场合的气体监测场合。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可以实现对室内密闭空间的定位,将RFID定位识别技术应用到气体监测领域可以满足特定场合的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气体监测定位装置,采用嵌入RFID技术在实现常规气体监测功能的同时可以实现定位识别,帮助使用者快速实现对气体的监测和定位,可以在需要气体监测及定位识别的场合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气体监测定位装置,包括气体监测模块、主控制模块和RFID模块,所述的主控制模块分别与气体监测模块和RFID模块相连接,所述的气体监测模块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传感器,所述的主控制模块包括显示单元、通信单元、按键设定单元和实时时钟单元,所述的RFID模块包括RFID定位识别卡和RFID读写单元,通过读写单元与主控制模块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主控制模块采用R7F0C902B2主控芯片的MCU电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R7F0C902B2主控芯片上设置有P00、P01、P10、P11、P12、P13、P14、P15、P16、P17、P20、P21、P23、P23、P30、P50、P51、P60、P61、P62、P120、P121、P122和P147接口。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R7F0C902B2主控芯片的P51、P50和P30接口与空气质量传感器相连接;P00和P01与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传感器相连接;P10、P11、P12、P13、P20、P21和P23接口与显示单元相连接;P14和P15接口与通信单元相连接;P60、P61和P62与按键设定单元相连接;P16、P17和P147接口与RFID读写单元相连接;P120、P121和P122与实时时钟单元相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气体监测定位装置的监测定位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装置开始工作,配置各模块参数,设置校准实时时钟,写入RFID标记地址号;
步骤2:读取气体监测各模块单元参数信息;
步骤3:根据气体参数信息,按下设定按键记录气体参数和实时时间信息,并写入RFID定位识别卡;
步骤4:读取RFID定位识别卡内的RFID定位数据,并与记录的时间点的气体参数进行比对合并,得出装置记录的气体参数位置和时间信息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49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烟气污染物浓度超标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配件探伤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