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空气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4850.0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3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光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6/24;B01D46/10;B01D46/00;B01D45/16;B60Q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4317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装置 吸尘件 空气处理系统 监测装置 控制装置 吸气装置 进气口 车轮 车辆使用 车辆周围 方式设置 净化处理 天气状况 外界连通 行驶过程 电连接 排气口 扬尘 连通 反馈 净化 污染 汽车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空气处理系统,包括吸气装置和处理装置,所述吸气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处理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处理装置的排气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吸气装置包括第一吸尘件和第二吸尘件,所述第一吸尘件相对于车轮以间隔的方式设置在车轮的后侧,所述第二吸尘件设置在车辆的尾部;所述车载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和监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处理装置和所述监测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监测装置反馈的天气状况,并控制所述处理装置启动或停止,以便对车辆周围的空气进行净化。上述结构,使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路面上的扬尘能够有效被净化处理,降低车辆使用过程中所带来的污染,提高空气质量,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空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以其方便快捷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汽车的普及,由汽车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使得路面上的尘土和砂石向后飞扬,同时,自身发动机的风扇以及排风管的工作,使得地面的沙尘被吹起,沙尘等污染物质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使得空气受到严重污染,长时间处于该种环境中,极易引发疾病,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空气处理系统,包括吸气装置和处理装置,所述吸气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处理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处理装置的排气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吸气装置包括第一吸尘件和第二吸尘件,所述第一吸尘件相对于车轮以间隔的方式设置在车轮的后侧,所述第二吸尘件设置在车辆的尾部;
所述车载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处理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处理装置启动或停止,以便对车辆周围的空气进行净化。
优选地,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可拆卸的第一除尘件、可拆卸的第一过滤件、引风机、可拆卸的第二除尘件和可拆卸的第二过滤件;
所述外壳为盒式结构,所述外壳的一个侧壁开设有所述进气口,所述外壳的另一个侧壁开设有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一除尘件、所述第一过滤件、所述引风机、所述第二除尘件和所述第二过滤件均位于所述外壳内;
经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外壳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除尘件、所述第一过滤件、所述引风机、所述第二除尘件和所述第二过滤件后,经所述排气口排至外界。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除尘件经所述第一安装孔插接在所述外壳的内部;
所述第一除尘件还包括内置进气道的安装座、内置通道的旋风筒、积灰筒和隔板,所述安装座的外端面设置有第一拉手,所述旋风筒、所述积灰筒和所述隔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外壳内部的端面上,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积灰筒与所述旋风筒之间,所述旋风筒与所述安装座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通道与所述气道连通,所述积灰筒与所述安装座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隔板的上部开设有出灰孔,所述积灰筒与所述出灰孔连通;
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经过所述进气口的轴线,所述积灰筒将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积灰筒一侧的孔口遮挡,空气经位于所述旋风筒一侧的孔口进入所述旋风筒,以便旋转进入所述进气道。
优选地,所述旋风筒的侧壁均布有若干进气孔,所述旋风筒的一端通过第一卡扣组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旋风筒的另一端套装在所述外壳之内部的底面上的连接件上,空气经各所述进气孔进入所述通道,以便进入所述进气道;
空气旋转使得空气中的灰尘经所述出灰孔进入所述积灰筒,所述积灰筒的顶面通过第二卡扣组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积灰筒的底面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有盖板。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过滤件经所述第二安装孔插接在所述外壳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光,未经陈志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4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气处理喷淋塔
- 下一篇:一种纳米碳酸钙制备工艺用窑气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