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烫伤的外用药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84256.1 | 申请日: | 2018-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5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庆浩 |
| 主分类号: | A61K36/739 | 分类号: | A61K36/739;A61P17/02;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1048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涂抹 芙蓉花 地榆 菜籽油 地榆炭 芝麻油 冰片 粗末 糊状 滤网 筛滤 晒干 物料放入容器 外用药 干粉 烫伤 滤水 切片 洗净 制备 配方 清洗 残留 治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烫伤的外用药,配方:芙蓉花、地榆、冰片,制备方法:1、将地榆洗净、滤水后切片,自然晒干;2、将晒干后的地榆,常规方法炒至成为地榆炭,凉至常温粉为细末后用≥230目的滤网筛滤后,滤网上方的粗末再次粉碎到合格待用;3、将芙蓉花晒干粉为细末,用≥230目的滤网筛滤后,滤网上方的粗末再次粉碎到合格待用;4、将2待用的地榆炭细末与3中待用的芙蓉花细末和冰片三者混合均匀;5、将混合后的物料放入容器,兑入芝麻油或菜籽油搅拌为糊状即为成品,其芝麻油或菜籽油的兑入量以形成糊状为准。使用时,每天四到六次,即每隔4~6小时对患处涂抹一次,涂抹时,对上次涂抹残留不需清洗,可连续涂抹,即可在短时间内治愈患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药,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烫伤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意外烫伤,而烫伤由于直接涉及外表皮肤,会让患处出现水泡和灼疼,严重时,还会伤及肌肉,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出现化浓、发炎现象,近而引发其它疾病,在通常情况下,出现烫伤,医院人员会采用防烫伤药物外涂和配合口服药物治疗,但烫伤情况特殊,普通的药物很难缓解患者的痛苦并很难得以根本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烫伤的外用药,可达到消除症状、疗效显著的作用。
本发明包括晒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
配方料重量份如下:
芙蓉花100~150g、地榆850~900g、冰片5~10g,
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将地榆洗净、滤水后切片,自然晒干;
步骤2、将晒干后的地榆,常规方法炒至成为地榆炭,凉至常温粉为细末后用≥230目的滤网筛滤后,滤网上方的粗末再次粉碎到合格待用;
步骤3、将芙蓉花晒干粉为细末,用≥230目的滤网筛滤后,滤网上方的粗末再次粉碎到合格待用;
步骤4、将步骤2待用的地榆炭细末与步骤3中待用的芙蓉花细末和冰片三者混合均匀;
步骤5、将混合后的物料放入容器,兑入芝麻油或菜籽油搅拌为糊状即为成品,其芝麻油或菜籽油的兑入量以形成糊状为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将相关中草药配方料科学选择组合,其中地榆炭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芙蓉花具有消肿排脓的作用;中药冰片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散郁火、生肌之效,本发明将其三者科学组合达到了优势互补作用,使用时,可直接涂抹在患处,每天4~6次,具体可视烫伤程度和患处以及患者个人条件而定,即每隔4~6小时涂抹一次,涂抹时,对上次残余涂抹药不需清洗,可直接覆盖涂抹,即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治愈患处,涂抹后能缓解患者的痛苦,同时,患处出现化浓和发炎时,不会影响疗效,解决了现有药物存在的诸多问题,配方和制备方法简单,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配方料重量份如下:
芙蓉花100g、地榆850g、冰片5g,
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将地榆洗净、滤水后切片,自然晒干;
步骤2、将晒干后的地榆,常规方法炒至成为地榆炭,凉至常温粉为细末后用≥230目的滤网筛滤后,滤网上方的粗末再次粉碎到合格待用;
步骤3、将芙蓉花晒干粉为细末,用≥230目的滤网筛滤后,滤网上方的粗末再次粉碎到合格待用;
步骤4、将步骤2待用的地榆炭细末与步骤3中待用的芙蓉花细末和冰片三者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庆浩,未经曾庆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4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