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的后部支撑架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84202.5 | 申请日: | 2018-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8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刘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闫焕娟;宋志强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部 支撑架 | ||
1.一种汽车的后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支撑架(10)包括钣金主体,所述钣金主体具有:
竖直支撑板(11);
顶盖支撑板(12),所述顶盖支撑板(12)于所述竖直支撑板(11)的上侧沿所述钣金主体的第一折痕(1a)相对于所述竖直支撑板(11)折弯;
倾斜连接板(13),所述倾斜连接板(13)于所述顶盖支撑板(12)的前侧沿所述钣金主体的第二折痕(1b)相对于所述顶盖支撑板(12)向斜下方折弯;
电池箱支撑板(14),所述电池箱支撑板(14)于所述倾斜连接板(13)的前侧沿所述钣金主体的第三折痕(1c)相对于所述倾斜连接板(13)水平折弯;
其中,所述顶盖支撑板(12)具有顺序排列的第一支撑部(121)、第二支撑部(122)和第三支撑部(123),所述第一支撑部(12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22)的连接位置处形成第一台阶部(12a),所述第二支撑部(122)和第三支撑部(123)的连接位置处形成第二台阶部(12b),所述第一支撑部(121)和所述第三支撑部(123)均位于所述第二支撑部(122)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一支撑部(121)、所述第二支撑部(122)和所述第三支撑部(123)用于支撑汽车的后部顶盖总成(20);
所述第一支撑部(121)、所述第二支撑部(122)和所述第三支撑部(123)均开设有塞焊孔(12c),所述塞焊孔(12c)用于所述顶盖支撑板(12)与所述后部顶盖总成(20)的焊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撑板(11)的下侧沿所述钣金主体的第四折痕(1d)翻折形成搭接边(1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撑板(11)具有至少两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加强筋(1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部(123)的内侧沿第五折痕(1e)翻折形成第一加强翻边(12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连接板(13)的内侧沿第六折痕(1f)翻折形成第二加强翻边(13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支撑板(14)的内侧沿第七折痕(1g)翻折形成第三加强翻边(141)。
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后部顶盖总成(20)、后部上横梁(30)、后背门、电池箱以及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后部支撑架(10),所述后部支撑架的竖直支撑板(11)支撑连接在所述后部上横梁(30),所述后部支撑架的顶盖支撑板(12)支撑连接在所述后部顶盖总成(20)的后流水槽(21)的下方,所述后背门连接在所述顶盖支撑板(12),所述电池箱支撑板(14)支撑连接在所述电池箱的盖板下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两个所述后部支撑架(10),并且两个所述后部支撑架(10)对称装设在所述汽车的车身宽度方向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42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车顶板
- 下一篇:一种长头重卡SMC引擎盖组合粘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