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3448.0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0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崔喆铉;李炫植;全爀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4 | 分类号: | H01L3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尹淑梅;刘灿强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 ||
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叠置;发射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第一盖层,设置在第一电极上,其中,第一盖层包括LiF、MgFsubgt;2/subgt;、AlFsubgt;3/subgt;、NaF和AlOsubgt;x/subgt;中的至少一种,x为1至5,并且第一盖层的厚度为30nm至40nm。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8月7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7-009954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全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优化厚度的盖层的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自发射元件,其具有宽视角、优越的对比度、快的响应速度、优异的亮度、驱动电压和响应速度特性以及多色特性的优点。
发光二极管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第一电极设置在基底上,并且空穴传输区域、发射层、电子传输区域和第二电极顺序地形成在第一电极上。从第一电极注入的空穴经过空穴传输区域移向发射层,从第二电极注入的电子经过电子传输区域移向发射层。
诸如空穴和电子的载流子在发射层区域中复合,从而产生激子。在激子从激发态变为基态时产生光。
通过考虑到发射的光的波长或发射层的材料,包括在显示装置中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堆叠结构。详细地,根据从每个发射层图案发射的光的波长,多个发光二极管可以具有考虑到两个电极之间的微腔距离的厚度和结构。
然而,当从每个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的强度由于微腔效应而增加时,视角特性会劣化。具体地,如果从每个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的强度由于微腔效应而增加,则取决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视角的颜色偏移增大,从而导致向用户展示的颜色根据视角而变化。具体地,在通过将从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射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来实现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白光的情况下,因为白光的取决于视角的颜色偏差由于从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的每种颜色偏移而进一步增大,所以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显示质量也会大大地劣化。
在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含不形成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改善的颜色分布的发光二极管。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叠置;发射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第一盖层,设置在第一电极上,其中,第一盖层包括LiF、MgF2、AlF3、NaF和AlOx中的至少一种,x可以为1至5,并且第一盖层的厚度为30nm至40nm。
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一盖层之间的第二盖层。
第二盖层的厚度可以小于65nm。
第二盖层可以为SiO2、SiNx、ZnS、PA、PI、TeO2、WO3、V2O5、AlxOy、ZnSe、三胺衍生物、亚芳基二胺衍生物、CBP和三(8-羟基-喹啉)铝(Alq3)之中的至少一种,x可以为1至5,y可以为1至5。
在第一电极和第一盖层之间的界面处针对550nm波长的反射率可以小于0.1。
第一盖层的折射率可以为1.1至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34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一种封装支架及LED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