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需求侧互联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3260.6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9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宋宋;李德智;闫华光;杨斌;阮文骏;何胜;马琎玠;龚桃荣;董明宇;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系统可靠性 互联可靠性 可靠性评估 计算系统 系统潮流 抽样 互联 评估 潮流 目标计算系统 评估指标 切负荷量 系统状态 约束条件 返回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需求侧互联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抽样获取的系统状态计算系统潮流;判断计算获得的系统潮流是否满足约束条件;若满足,则返回上一步继续计算系统潮流,直到抽样次数达到预先设定的抽样次数;若不满足,则对需求侧进行切负荷处理,并以切负荷量最小为目标计算系统潮流;基于系统潮流的计算结果,计算需求侧互联下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基于所述可靠性评估指标,对需求侧互联下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进行评估。通过上述方案实现对需求侧互联效果较为精确的可靠性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需求侧资源互联可靠性评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需求侧资源互联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需求侧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分散式储能、空调及电热锅炉等用户侧可控资源快速增长,极大地丰富了用户侧需求响应可控资源的类型和容量。目前需求侧资源的互联策略更为多元,因此多约束条件下的典型需求侧资源互联策略验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其中需求侧互联效果可靠性评估对策略的合理性及互联时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尤为重要。但由于需求侧互联涉及多种需求侧资源及设备,其不定性和不可控性较强,而现有可靠性指标不具有针对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需求侧资源互联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为需求侧资源互联策略的效果提供参考,进一步完善电力系统在需求侧资源互联时能够安全可靠运行的判断标准。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需求侧互联可靠性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抽样获取的系统状态计算系统潮流;
判断计算获得的系统潮流是否满足约束条件;若满足,则返回上一步继续计算系统潮流,直到所述抽样次数达到预先设定的抽样次数;若不满足,则对需求侧进行切负荷处理,并以切负荷量最小为目标计算系统潮流;
基于所述系统潮流的计算结果,计算需求侧互联下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基于所述可靠性评估指标,对需求侧互联下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进行评估。
优选的,所述抽样获取系统状态包括:
采用非序贯蒙特卡洛法,通过区间在[0,1]上的均匀分布模拟系统内各设备状态;
对所述系统内各设备状态进行随机抽样,形成系统状态;
将抽样频率作为系统状态概率的无偏估计,确定所述系统状态;
其中,所述系统内各设备状态包括:元件运行状态、线路状态和需求侧资源出力状态。
进一步地,通过下式确定系统状态:
s=(s1,s2,...,si,...,sN)
式中,S表示系统状态,N为随机数抽取个数。
进一步地,通过下式模拟系统内各个设备状态:
式中,si表示元件i的状态,若si=0,则元件i处于工作状态,若si=1,则元件i处于故障状态,λi表示元件i的故障率,Ri为元件i生成的在[0,1]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进一步地,通过下式确定系统状态概率的无偏估计:
式中,M为抽样次数,m(s)为系统状态s的抽样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32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