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轮胎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3060.0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1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儿玉纪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D30/32 | 分类号: | B29D30/32;B60C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李伟;陈东升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制造 方法 以及 成型 装置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抑制定型时胎圈部沿轴向偏移。对于在圆筒状的胎体帘布(2)的两端部设置有包括环状的胎圈芯(3A)的胎圈部(4)的生胎胎体(1),使其与胎面环(8)接合而对生胎进行成型,在该工序中,使得防脱轮毂(16)从胎圈部(4)的径向内侧朝径向外侧(R1)移动而与胎圈部(4)的径向内侧面(4A)抵接,在该抵接的状态下,使防脱轮毂(16)朝轴向外侧(L1)移动而使得防脱轮毂(16)的限制壁(17)与胎圈部(4)的轴向内侧面(4B)抵接,由此,在将胎圈部(4)固定于防脱轮毂(16)的状态下使生胎胎体(1)膨胀为环状,由此使得生胎胎体(1)与在径向外侧配设的胎面环(8)接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轮胎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制造充气轮胎的方法,存在如下方法:对于利用一次成型机成型的生胎胎体(green case),利用二次成型机使其与胎面环合体而对生胎(green tire)进行成型。
详细而言,将内衬、胎体帘布卷绕于一次成型机的成型鼓的外周而设置为圆筒状。然后,将环状的胎圈芯以及胎圈外护胶(bead filler)外插于圆筒状的胎体帘布的轴向两端部。然后,在胎体帘布的轴向两端部以卷入胎圈芯的方式使之折返之后,对胎侧胶实施层叠而对生胎胎体进行成型。
在二次成型机中,从胎圈部的径向内侧利用防脱轮毂(bead lock)对所获得的生胎胎体进行保持。在该状态下,使生胎的轴向中央部膨胀而将生胎定型为环状,并使其与由带束以及胎面胶构成的胎面环接合而对生胎(green tire)进行成型。然后,在模具内对所获得的生胎进行硫化成型而获得充气轮胎(专利文献1~3)。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101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21546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3212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作为进行如上所述的定型的二次成型机的轮胎成型机中,优选对胎圈部进行保持的防脱轮毂针对各种尺寸的轮胎都实现通用化。然而,生胎胎体的胎圈部的宽度(即,轴向上的厚度)未必恒定,有时根据轮胎尺寸而不同。因此,为了使防脱轮毂针对各种尺寸的轮胎都实现通用化,需要将对胎圈部进行支承的防脱轮毂的宽度设定为大于胎圈部的宽度。若将防脱轮毂的宽度设定得较大,则会在防脱轮毂的侧壁与胎圈部之间形成间隙,因此,有时会在定型时产生胎圈部沿轴向偏移。这样的胎圈部的偏移成为生胎胎体和胎面环的宽度方向中心错开的主要原因,从而会对RFV(径向力偏差)等轮胎的均匀性造成不良影响。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使生胎胎体膨胀成环状而与胎面环接合时胎圈部沿轴向偏移。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对于在圆筒状的胎体帘布的两端部设置有包括环状的胎圈芯的胎圈部的生胎胎体,使其与胎面环接合而对生胎进行成型,在该工序中,使得用于对所述生胎胎体进行保持的防脱轮毂从所述胎圈部的径向内侧朝径向外侧移动而与所述胎圈部的径向内侧面抵接,在该抵接的状态下,使所述防脱轮毂朝轴向外侧移动而使得对所述胎圈部朝轴向内侧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壁与所述胎圈部的轴向内侧面抵接,由此,在将所述胎圈部固定于所述防脱轮毂的状态下使所述生胎胎体膨胀为环状,由此使得所述生胎胎体与在径向外侧配设的所述胎面环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30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轮胎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能够提高榨油质量的榨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