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构件的防坠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2476.0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9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吕宗霞;吕俊杰;叶兴国;江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徽都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构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构件的防坠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场地平整;2)设置防坠支架;3)设置可伸缩的钢管;4)开设风口;5)建筑构件施工。本发明通过挂钩与孔洞的相互配合将建筑构件进行固定,有效减少了建筑构件的坠落;同时,通过设置有防坠网的可拆卸防坠支架,可对落下的建筑构件在施工楼层即进行缓冲并截留,避免建筑构件继续向下坠落;还通过风口进行吹风,避免出现风压过大而对建筑构件的施工造成威胁,能够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稳定性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构件的防坠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的建筑多为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常常需要使用建筑构件,而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构件的重量通常比较大,如果一旦发生坠落,会直接对下方的施工人员造成严重的危害,引发安全事故。目前,通常通过采用标准管材依次搭建连接在建筑外围形成脚手架,建筑工人在脚手架上进行建筑构件的施工作业,由于对建筑构件没有很好的防坠措施,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同时,在建筑高层进行施工时,会出现风压过大,也会对建筑构件的施工造成威胁。因此,为了保证施工安全,设计一种建筑构件的防坠施工方法,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构件的防坠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构件的防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在施工前进行场地平整,对于场地里不利于机械运行的松软部位进行加固和换填,然后采用常规方法使用标准管材通过连接件在建筑外围逐层搭建脚手架;
2)在建筑每一楼层的施工墙体的上半部预先设置2-6组螺栓,通过与螺栓配合使用的螺母将防坠支架水平连接在施工墙体上半部,然后在防坠支架内设置防坠网;
3)在每层脚手架的下方水平设置可伸缩的钢管,在施工时将可伸缩的钢管一端插入预埋在施工墙体中的PVC套管内形成水平支梁;
4)在施工墙体上设置与风机连通的薄型风管,且风管上对应于每个楼层处开设风口,在建筑内部设置用于检测施工楼层所在高度压力的压力传感器;通过检测的压力值调节风机的工作参数,进而通过风口进行吹风,避免出现风压过大而对建筑构件的施工造成威胁;
5)在建筑每一楼层的施工墙体的下半部预先埋设2-6组孔洞,在建筑构件的上端设置与孔洞配合使用的挂钩,施工人员在建筑构件的施工中系上安全带,通过挂钩与孔洞的相互配合将建筑构件进行固定,然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施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所述防坠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设有钢丝绳,且所述钢丝绳末端设有扣环,通过扣环将相邻的防坠支架进行连接,提高了防坠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所述防坠支架为矩形防坠支架,且由若干根钢管连接而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所述防坠网由网绳编结而成,且所述网绳由聚乙烯或尼龙或涤纶加工而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4)中,所述风口的面积与开设风口位置的压力值的绝对值成正比;所述传感器与风机控制器连接,且风机控制器根据检测的压力值调节风机的工作参数。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5)中,所述建筑构件为饰面砖、水泥构件、石材构件或玻璃构件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5)中,所述孔洞的深度为0.5-1.5cm;所述挂钩为以粘结剂粘贴固定到建筑构件上或者在制作建筑构件时预先在该建筑构件自身结构上预留与所述孔洞相配套的挂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徽都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徽都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24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