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绕线筒结构的开关电源变压器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81949.5 | 申请日: | 2018-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6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泉;金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同立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08 | 分类号: | H01F27/08;H01F27/24;H01F27/28;H01F27/30;H01F27/36;H01F27/40;G05D2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陈明辉 |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体 绕线筒 结构 开关 电源变压器 散热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绕线筒结构的开关电源变压器散热系统,包括开关电源变压器本体和散热监测单元,开关电源变压器本体包括外壳箱体、第一线圈组件、第二线圈组件和屏蔽筒,散热监测单元包括微控制器、监控终端、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计时器、温度传感器、散热器、报警模块和通信模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分体绕线筒结构的开关电源变压器散热方法。本发明采用分体式绕线结构,减小变压器体积,微控制器根据湿度、风速、屏蔽筒中的温度、辐射系数和辐射功率计算得到补偿温度,避免温度误差过大,影响散热效果,当补偿温度和温度设定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允许误差,散热器工作,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绕线筒结构的开关电源变压器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变压器作为电力领域中重要的配电装置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变压器是一种通过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改变AC电压或电流的装置。变压器可以包括用于卷绕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绕线筒,以及与绕线筒联接在一起的多个铁心。由于为了制造这种传统的变压器需要将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卷绕在绕线筒上的工作,所以增加了工时且工作变得复杂起来。
此外,当施加低电流时,因为热辐射增加,所以通常可以使用采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变压器,但是当施加高电流时,散热是困难的。现有技术中,国内气体式变压器的布置结构大多为一体式布置结构,变压器散热片安装于变压器本体上,由于受变压器室所处的位置和空间的限制,现有技术中户内布置方式难以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散热效果比较差,这使得变压器室内的温度升高,需要其他通风设备辅助散热,运维需求高。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地下变电站或规划变电站占地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一体式布置结构的变压器有一定的局限,不能达到一些技术指标的要求,随着电气设备小型化,集约化的发展,对电力设计的变电站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因此变压器的绕线方式和散热问题一直是运行单位和设计部门较为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绕线筒结构的开关电源变压器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分体式绕线结构,减小变压器体积,微控制器根据湿度、风速、屏蔽筒中的温度以及辐射系数和辐射功率计算得到补偿温度,避免温度误差过大,影响散热效果,当补偿温度和温度设定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允许误差,散热器工作,使用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分体绕线筒结构的开关电源变压器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包括开关电源变压器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开关电源变压器本体上的散热监测单元,所述开关电源变压器本体包括外壳箱体、设置在所述外壳箱体内的第一线圈组件以及联接至所述第一线圈组件的第二线圈组件,所述第一线圈组件和第二线圈组件之间设置有屏蔽筒,所述散热监测单元包括微控制器和监控终端,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接有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计时器和布设在屏蔽筒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接有散热器、报警模块以及用于实现微控制器和监控终端通信的通信模块,
所述屏蔽筒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结构,所述屏蔽筒的空腔内一体成型设置有隔离板-,所述屏蔽筒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所述第一线圈组件的抽头伸出的第一开口-和供所述第二线圈组件的抽头伸出的第二开口-,
所述第一线圈组件包括第一铁心、联接至第一铁心的第一绕线筒以及设置在第一绕线筒上的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组件包括第二铁心、联接至第二铁心的第二绕线筒以及设置在第二绕线筒上的第二线圈,
所述通信模块为GSM短信收发模块,
所述温度传感器为与微控制器进行无源无线通信的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标签,所述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标签由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芯片和天线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同立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同立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19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