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剩余电流的低压配电网谐波责任划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80436.2 | 申请日: | 2018-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7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亮;刘新茹;刘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23/16 | 分类号: | G01R23/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启诚专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0 | 代理人: | 李艳春 |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剩余 电流 低压 配电网 谐波 责任 划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剩余电流的低压配电网谐波责任划分方法,包括步骤:一、测量低压配电网PCC点的相电压和相电流;二、计算相电压的有效值和相电流的有效值;三、计算低压配电网PCC点的有功功率;四、计算低压配电网PCC点的等效电导;五、计算低压配电网PCC点的有功电流和有功电流的有效值;六、计算低压配电网PCC点的感性无功电流、感性无功电流的有效值、容性无功电流、容性无功电流的有效值、感性剩余电流、感性剩余电流的有效值、容性剩余电流和容性剩余电流的有效值;七、进行低压配电网谐波责任的划分。本发明方法计算量小,能够准确划分系统侧和用户侧谐波责任,为降低电能损耗、谐波治理及经济处罚提供了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电能质量,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剩余电流的低压配电网谐波责任划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非线性设备接入到低压配电网中,使得电力负载侧谐波含量增多。谐波使得电压电流波形发生畸变,进而增加电力损耗,缩短用电设备寿命,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产生了严重威胁。另外,各种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大量接入电网,使得低压配电网中的背景谐波电压增大。为了有效地控制电网中的谐波,避免出现电能质量纠纷问题,国际上提出了一种“奖惩性”方案,该方案能够执行的前提条件就是在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 ing,PCC)处能够正确划分系统以及用户各自的谐波责任。因此,正确判别谐波来源,明确电力用户负载及系统侧的谐波发射电流,对进一步改善电能质量、提高低压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谐波责任划分方法主要是要区分两端的系统侧和用户侧对PCC点谐波畸变的影响,只能判断出系统侧和电力用户谁负主要谐波源责任,而无法明确计算双方各自的谐波发射量,而且由于谐波阻抗求取困难,进而造成谐波责任评估不准确。这类方法主要用于中压配电网的谐波责任划分,由于低压配电网背景谐波电压含量较高,使用该方法造成的误差更大,谐波责任划分结果准确性比较低。而且,传统的谐波责任划分方法大多是频域方法,要对电流电压进行频谱分解,计算工作量大,也无法准确划分系统侧和用户侧谐波责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剩余电流的低压配电网谐波责任划分方法,其方法步骤简单方便,易于实现,不用对信号进行频谱分解,计算量小,能够准确划分系统侧和用户侧谐波责任,为降低电能损耗、谐波治理及经济处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剩余电流的低压配电网谐波责任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低压配电网PCC点的相电压和相电流;
步骤二、计算低压配电网PCC点的相电压的有效值U和相电流的有效值I;
步骤三、计算低压配电网PCC点的有功功率P;
步骤四、计算低压配电网PCC点的等效电导G;
步骤五、计算低压配电网PCC点的有功电流和有功电流的有效值Ip;其中,将t时刻低压配电网PCC点的有功电流瞬时值记为ip(t);
步骤六、计算低压配电网PCC点的感性无功电流iql(t)、感性无功电流的有效值Iql、容性无功电流iqc(t)、容性无功电流的有效值Iqc、感性剩余电流iqlr(t)、感性剩余电流的有效值Iqlr、容性剩余电流iqlr(t)和容性剩余电流的有效值Iqcr;
步骤七、进行低压配电网谐波责任的划分,具体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04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