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79959.5 | 申请日: | 2018-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5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石博;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褚敏;宋子良 |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 调度 方法 装置 系统 计算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虚拟机创建请求;响应于虚拟机创建请求,获取多个存储服务器的运行状态信息;根据运行状态信息从多个存储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在目标服务器上创建虚拟机。本申请解决了由于集群内服务器资源调度不均衡导致集群的存储服务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网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在云计算环境中,计算机集群内的网络计算机(Network Computer,简称NC)可为用户所使用的虚拟机(Virtual Machine,简称VM)提供存储服务,其中,在虚拟机上用户可部署多个应用,例如,WEB、游戏、数据库等。对于不同的应用,虚拟机内所有的读写请求均下发至网络计算机中用于提供存储服务的磁盘设备中。然而,同一台网络计算机可能需要服务多个虚拟机,多个虚拟机对网络计算机上的CPU、内存、网络流量、存储空间等公共资源存在争抢。
此外,随着每台网络计算机所服务的虚拟机的数量的增加,以及每个虚拟机内部的读写行为的不一致,可能会导致网络计算机之间的资源不均衡。当计算机集群内新建虚拟机时,需要采用自适应算法从计算机集群中选择合适的网络计算机为其提供服务,因此,需要对计算机集群内每台网络计算机的资源信息进行统计。另外,在运行时,虚拟机的读写行为是动态变化的,虚拟机在单位时间内的读写请求数(IOPS,Input/Output OperationsPer Second)的增长,可能导致网络计算机中的资源耗尽,因此,在对网络计算机进行调度的过程中,需要实时对网络计算机的资源信息进行分析。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系统中的资源调度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对分布式系统中的CPU、内存以及网络三种资源进行采集统计,并分析各资源在集群内的比例分布,然后根据资源请求计算并匹配到最佳资源节点进行服务。然而,现有技术仅考虑了上述三种资源,未考虑网络计算机所服务的虚拟机的设备数、网络计算机的负载、网络计算机上的剩余存储空间等资源,也未考虑批量资源请求可能出现一台网络计算机服务多个虚拟机的请求,以及调度资源分配完后虚拟机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热点网络计算机,也没有考虑调度算法的自适应均衡。
针对上述由于集群内计算机资源调度不均衡导致集群的存储服务能力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设备,以至少解决由于集群内计算机资源调度不均衡导致集群的存储服务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包括:接收虚拟机创建请求;响应于虚拟机创建请求,获取多个存储服务器的运行状态信息;根据运行状态信息从多个存储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在目标服务器上创建虚拟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包括:向中心服务器上报存储服务器的运行状态信息,以便中心服务器根据运行状态信息来确定存储服务器是否适于创建虚拟机;在中心服务器确定存储服务器适于创建虚拟机的情况下,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虚拟机创建指令;响应于虚拟机创建指令,创建虚拟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虚拟机创建请求;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虚拟机创建请求,获取多个存储服务器的运行状态信息;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运行状态信息从多个存储服务器中确定目标服务器;第一创建模块,用于在目标服务器上创建虚拟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装置,包括:上报模块,用于向中心服务器上报存储服务器的运行状态信息,以便中心服务器根据运行状态信息来确定存储服务器是否适于创建虚拟机;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中心服务器确定存储服务器适于创建虚拟机的情况下,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虚拟机创建指令;第二创建模块,用于响应于虚拟机创建指令,创建虚拟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9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