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用防腐防污双功能涂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79481.6 | 申请日: | 2018-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0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华;刘睿;曹文凯;曾晖;陈昊翔;杜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27/18;C09D171/00;C09D5/08;C09D5/16;C08G59/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污 防腐 双功能涂料 分散液 质量比 环氧树脂 甲基有机硅树脂 船舶 挥发性有机物 聚四氟乙烯 改性双酚A 全氟聚醚 固化剂 聚硅烷 双功能 质量份 制备 节约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用防腐防污双功能涂料,由组分A、固化剂、甲基有机硅树脂按质量比7~10:1:2~3组成;其中,组分A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分散液30~60份,填料10~20份,助剂0.1~0.5份;所述分散液由聚四氟乙烯、全氟聚醚与聚硅烷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按质量比1~2:1:15~20组成。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防腐防污双功能涂料的固体含量大于85%,无挥发性有机物,非常环保,实现了防腐防污的双功能。同时,本发明工艺简单,所述反应均为室温下完成,大大节约了成本,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涂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船舶用防腐防污双功能 涂料。
背景技术
腐蚀和污损一直是海洋船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当今大多数船只的船体都是 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而海水中的金属材料受大气、海水温度及盐碱度的影响, 易引起腐蚀,进而破坏船体结构,严重时将威胁船上人员的生命。因此,采取一 定防腐和保养措施对船舶进行防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据报道,目前常见的海洋污损生物多达2000种,最常见的是藻类、水螅、 藤壶、牡蛎等,它们附着在船舶和海洋设施上,增加了船体自重和航海摩擦力, 电力和燃料的消耗量也随之增加。统计显示,由海洋污损导致的燃料消耗增加可 达40%,航次总成本增加可达77%。海洋运输费用在过去的三十年内翻了两番, 给世界贸易和海运贸易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开发环境友好型船舶防污涂料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船舶涂料通常采用外层防污和内层防腐的不同涂层,这种涂层不仅厚 度大,成本高,而且两种涂料还难以兼容。另外,传统的船舶防污涂料通常含有 有机锡防污剂,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开发兼具防腐与防污功能的环境友好 型涂料成为大势所趋。然而,尚未见有关防腐防污双功能涂料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船舶涂料功能单一的缺陷和不足,提供 一种防腐防污二合一的船舶用环保涂料。以甲基有机硅树脂、聚四氟乙烯为原料 制备低表面能的防污涂料,符合环保的要求,同时硅烷改性环氧树脂和填料的加 入,改善了涂料的防腐效果,实现了防腐防污的双功能,大大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用防腐防污双功能涂料。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用防腐防污双功能涂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船舶用防腐防污双功能涂料,该涂料由组分A、固化剂、甲基有机硅树 脂按质量比7:1:2~10:1:3组成;其中,组分A的配方为:分散液30~60份,填 料10~20份,助剂0.1~0.5份;组分A中的分散液由聚四氟乙烯、全氟聚醚与 聚硅烷改性环氧树脂按质量比1:1:20~2:1:30组成。
本发明的聚硅烷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作为主要成膜物质,具有优异的防 腐性能,耐化学品性优良,尤其是耐碱性;显著增强漆膜附着力;增加涂料的柔 韧性;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电绝缘性;提高漆膜保色性。而甲基有机硅树脂可以 增强漆膜的憎水性,增加漆膜的接触角,大幅降低涂层的表面能,增加漆膜的柔 韧性和化学稳定性,同时具有耐高温、耐潮防水、防腐蚀性能。聚硅烷改性双酚 A型环氧树脂含有Si-O键,能够与甲基有机硅树脂的Si-O键发生交联反应,从 而提高涂料的各项性能。
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三乙烯四胺。
优选地,所述填料由钛白粉和云母粉组成,其质量比1:1~2。
优选地,所述助剂由分散剂、流平剂和消泡剂组成,其质量比1:1:1~2。
更优选地,所述助剂由分散剂为6212,流平剂为BYK346,消泡剂为B-943。
优选地,所述聚硅烷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双酚A型 环氧树脂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94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