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空气夹层的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9390.2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4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军;李治广;姜潇;王晓东;伊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2B21/04 | 分类号: | F22B21/04;F22B37/36;F23L1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李晓光 |
地址: | 11016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夹层 锅炉 膜式水冷壁 燃烧器 上锅筒 水冷壁 下锅筒 鼓风机出风口 炉膛 空气进气口 炉膛水冷壁 保温材料 燃烧 侧水冷壁 对流管束 空气出口 空气入口 膜式管排 维修成本 热效率 保温层 过热器 两端部 钝角 加热 三折 贴敷 外壁 连通 燃气 侧面 散发 消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空气夹层的锅炉,包括上锅筒、下锅筒、膜式水冷壁、过热器、对流管束及燃烧器,空气夹层布置在膜式水冷壁外侧,空气夹层的空气入口与一鼓风机出风口连接,空气夹层的空气出口与燃烧器的空气进气口连通;空气夹层贴敷在炉膛的上侧水冷壁、右侧水冷壁以及底部水冷壁上,空气夹层侧面为钝角三折弯形状,两端部分别固定在上锅筒和下锅筒外壁上。本发明采用通有空气的膜式管排代替原来的保温层,降低了保温材料的消耗和锅炉的维修成本;采用炉膛水冷壁散发的热量来加热燃烧用的空气,提高了燃气理论燃烧温度,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回收技术,具体为一种带有空气夹层的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目前,人类社会70%左右的能源需要通过锅炉转换。在锅炉技术中,热效率为锅炉工质输出热量与锅炉输入燃料发热量的比值,是衡量锅炉经济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
燃料与空气混合通入到锅炉炉膛中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很大一部分会以辐射的形式传递给炉膛四周的膜式水冷壁,此时水冷壁由于吸热会产生很高的温度,为了防止锅炉外表面温度过高影响其使用及安装环境,同时也为防止热量散失,传统方法往往会在锅炉的炉膛外敷设一层约100mm厚的保温层,该种做法虽可保证锅炉工作过程外表面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但却没有实现水冷壁外散热的有效利用。如果可把炉膛水冷壁散发的热量利用起来,并适当减小保温层厚度,则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同时降低保温层制作成本。
目前,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技术方案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锅炉没有实现水冷壁外散热的有效利用等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热效率的带有空气夹层的锅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种带有空气夹层的锅炉,包括上锅筒、下锅筒、膜式水冷壁、过热器、对流管束及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空气夹层布置在膜式水冷壁外侧,空气夹层的空气入口与一鼓风机出风口连接,空气夹层的空气出口与燃烧器的空气进气口连通。
所述空气夹层为采用一根管子弯成的蛇形排管,并在管与管之间焊接膜片。
空气夹层贴敷在炉膛的上侧水冷壁、右侧水冷壁以及底部水冷壁上,空气夹层侧面为钝角三折弯形状,两端部分别固定在上锅筒和下锅筒外壁上。
空气夹层排管与炉膛水冷壁的弯管错列布置。
空气夹层的外表面敷设保温层。
上锅筒和下锅筒纵向布置安装于同一垂直面内,下锅筒固定安装于锅炉底座上,上锅筒和下锅筒间设有对流管束,上锅筒通过对流管束支撑在下锅筒上。
对流管束为由上锅筒及下锅筒引出的管子,对流管束最外侧一排设计成膜式管排。
上锅筒筒身上有回水管座、供水管座、压力表座、安全阀门、放气阀座,上锅筒内部装有纵向和横向隔板、配水管和出水管。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发明采用通有空气的膜式管排代替原来的保温层,降低了保温材料的消耗和锅炉的维修成本;采用炉膛水冷壁散发的热量来加热燃烧用的空气,提高了燃气理论燃烧温度,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带空气夹层的锅炉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空气夹层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中空气夹层安装时的侧面视图;
图4为发明锅炉结构俯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93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