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钯催化不对称氢化原位生成的吲哚合成手性吲哚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79072.6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0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余长斌;周永贵;王杰;孙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09/08 | 分类号: | C07D209/08;C07D209/12;B01J31/2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毛薇;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不对称 氢化 原位 生成 吲哚 合成 手性 方法 | ||
一种钯催化不对称氢化原位生成的吲哚合成手性吲哚啉的方法。采用1‑5mol%钯催化剂,加入1‑2.0equiv.的酸,对原位生成的吲哚化合物进行不对称氢化,得到相应的手性吲哚啉化合物,其对映体过量最多可达到96%。本发明操作简便实用易行,收率高,环境友好,催化剂商业可得,反应条件温和,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钯的均相体系高度对映选择性催化氢化原位生成的吲哚合成手性吲哚啉的方法,属于不对称催化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手性吲哚啉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具备广谱的生理活性,可作为药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参考文献一:(a)I.W. Southon and J.Buckingham,Dictionary of Alkaloids,Chapman and Hall,New York,1989;(b)D.Zhang,H.Song andY.Qin,Acc.Chem.Res.,2011,44, 447.For some examples,see:(c)W.-G.Kim,J.-P.Kim,H.Koshino,K.Shin-Ya, H.Setoand I.-D.Yoo,Tetrahedron,1997,53,4309;(d)R.M.Jones,S.Han and J.V.Moody,Patent Appl.WO 2009151626,2009)。基于此,手性吲哚啉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而通过不对称氢化吲哚衍生物合成该类化合物是一种简单、直接、高效的方法。(参考文献二:(a)D.-S.Wang,Q.-A.Chen,S.-M.Lu and Y.-G.Zhou,Chem.Rev.,2012, 112,2557;(b)Y.-M.He,F.-T.Song and Q.-H.Fan,Top.Curr.Chem.,2013, 343,145;(c)R.Kuwano,Heterocycles,2008,76,909;(d)F.Glorius,Org. Biomol.Chem.,2005,3,4171;(e)S.-M.Lu,X.-W.Hanand Y.-G.Zhou,Chin.J. Org.Chem.,2005,25,634;(g)J.Xie and Q.Zhou,Acta Chim.Sinica,2012,70,1427.)。2000年以来,Kuwano和Ito等发展了Rh、Ru和Ir催化体系,用于N-Ac、Ts、Boc保护吲哚的氢化,合成了一系列N-保护的手性吲哚啉衍生物(参考文献三:(a)Kuwano,R.;Sato,K.;Kurokawa,T.;Karube,D.;Ito, Y.J.Am.Chem.Soc.2000,122,7614.(b)Kuwano,R.;Kaneda,K.;Ito,T.; Sato,K.;Kurokawa,T.;Ito,Y.Org.Lett.2004,6,2213.(c)Kuwano,R.; Kashiwabara,M.Org.Lett.2006,8,2653.(d)Kuwano,R.;Kashiwabara,M.; Sato,K.;Ito,T.;Kaneda,K.;Ito,Y.Tetrahedron:Asymmetry 2006,17,521.(e) Baeza,A.;Pfaltz,A.Chem.Eur.J.2010,16,2036.)。2010年,周小组首次报道了钯催化简单吲哚的不对称氢化合成手性吲哚啉。(参考文献四:(a)D.-S. Wang,Q.-A.Chen,W.Li,C.-B.Yu,Y.-G.Zhou andX.Zhang,J.Am.Chem. Soc.,2010,132,8909;(b)Y.Duan,M.-W.Chen,Z.-S.Ye,D.-S.Wang,Q.-A. Chen and Y.-G.Zhou,Chem.Eur.J.,2011,17,7193;(c)Y.Duan,M.-W.Chen, Q.-A.Chen,C.-B.Yu and Y.-G.Zhou,Org.Biomol.Chem.,2012,10,1235;(d) C.Li,J.Chen,G.Fu,D.Liu,Y.Liu and W.Zhang,Tetrahedron,2013,69, 6839.)。到目前,虽然吲哚的不对称氢化取得了进展。但是,上述策略也面临着一些限制,比如吲哚的合成困难和相对不稳定。因此,发展一种高效、普适性更加广泛的路线合成手性的吲哚啉衍衍生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9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铰链
- 下一篇: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微发泡聚乙烯科技板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