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塑料表面的涂层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8907.6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8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范雪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驰远通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10 | 分类号: | C09D163/10;C09D7/61;C08J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501 贵州省黔南布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增强复合塑料 环氧乙烯基酯树脂 二硫化钼 碳纤维粉 质量分数 固化助剂 涂层制备 玻璃钢支撑 复合支撑体 结构性破坏 安全轮胎 附着力强 摩擦系数 橡胶轮胎 橡胶摩擦 耐高温 自润滑 减小 耐磨 粘接 轮胎 摩擦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塑料表面的涂层制备方法,包括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二硫化钼、碳纤维粉和固化助剂,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作为纤维增强复合塑料表面的粘接基体,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的质量分数为50%~80%,二硫化钼的质量分数为5%~25%,二硫化钼的粒度为1.15微米,纯度为98%以上,碳纤维粉的质量分数为10%~30%,碳纤维粉的颗粒大小为200目~800目,其余为固化助剂,本用于纤维增强复合塑料表面的涂层的附着力强,并且使得纤维增强复合塑料与橡胶摩擦时具有耐高温、自润滑、耐磨、摩擦系数低(0.1‑0.3)的特点,能使安全轮胎内玻璃钢支撑体和橡胶轮胎的摩擦减小,降低轮胎升温速度,且保证复合支撑体不受结构性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增强复合塑料表面涂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塑料表面的涂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FRP,纤维增强复合塑料,是英文(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的缩写,具有质轻而硬,不导电,机械强度高,回收利用少,耐腐蚀等特性,近年来FRP在石油、化工、交通和水利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FRP的表面不耐干磨,不具备自润滑的功能,在高温下和橡胶的摩擦系数很大,不能满足安全轮胎内FRP支撑体外表面和橡胶接触时低摩擦、自润滑和耐温150摄氏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塑料表面的涂层制备方法,该涂层的附着力强,并且使得FRP与橡胶摩擦时具有耐高温、自润滑、耐磨、摩擦系数低(0.1-0.3)的特点,能使安全轮胎内玻璃钢支撑体和橡胶轮胎的摩擦减小,降低轮胎升温速度,且保证复合支撑体不受结构性破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塑料表面的涂层制备方法,包括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二硫化钼、碳纤维粉和固化助剂,所述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作为纤维增强复合塑料表面的粘接基体,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的质量分数为50%~80%,二硫化钼的质量分数为5%~25%,碳纤维粉的质量分数为10%~30%,其余为固化助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准备好呈液体状态的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备用;
2)向步骤1)中准备的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中添加碳纤维粉,搅拌均匀后备用;
3)向步骤2)中得到了混合物中添加二硫化钼,搅拌均匀后备用;
4)向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中添加固化助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成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硫化钼的粒度为1.15微米,纯度为98%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碳纤维粉的颗粒大小为200目~800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涂层在使用前需打磨纤维增强复合塑料的表面,喷涂后在室温或高温环境下固化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用于纤维增强复合塑料(FRP)表面的耐高温耐磨自润滑涂层的附着力强,并且使得纤维增强复合塑料与橡胶摩擦时具有耐高温、自润滑、耐磨、摩擦系数低(0.1-0.3)的特点,能使安全轮胎内玻璃钢支撑体和橡胶轮胎的摩擦减小,降低轮胎升温速度,且保证复合支撑体不受结构性破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驰远通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驰远通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89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