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螺栓加工用定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8904.2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1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六方重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型槽 螺母 螺栓 内部设置 上模块 压板 高强度螺栓 定型模具 固定耳 活动块 紧固器 外伸板 下模块 通孔 工作效率 滑动连接 螺纹啮合 一端设置 左右两侧 边缘处 进料口 上表面 上端 壁体 滑槽 丝杆 下端 加工 铸造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螺栓加工用定型模具,所述上模块左右两侧的壁体上均设置有上固定耳,所述下模块的内部设置有螺母模型槽、螺栓模型槽和通孔,所述螺母模型槽和螺栓模型槽的边缘处均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所述压板的一端设置在活动块的下端,所述上模块与下模块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二紧固器和第一紧固器连接,所述丝杆穿过上固定耳与调节螺母的上端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所述压板的内部设置有外伸板,所述外伸板与压板内部的滑槽滑动连接。本发明在下模块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螺栓模型槽和螺母模型槽,并在上模块的内部设置两个单独的通道,使得装置一次可完成螺栓和螺母的铸造,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型模具,具体为一种高强度螺栓加工用定型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现在的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螺栓在加工时一般都是采用铸造加工的,但是现在螺栓一般都配套螺母使用,而螺母分开加工则会增加模具加工的困难程度,同时现在的模具起模较为困难,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高强度螺栓加工用定型模具来解决此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螺栓加工用定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螺栓加工用定型模具,包括漏嘴、上隔热板、第一紧固器、上模块、第二紧固器、压板、下模块、下固定耳、通道A、凸块A、主浇道、通道B、凸块B、散热通道、螺母模型槽、通孔、进料口、螺栓模型槽、下隔热板、活动块、销轴、上固定耳、丝杆、锁紧螺母、调节螺母、连杆、限位板、滑槽、外伸板和拉环,所述上模块左右两侧的壁体上均设置有上固定耳,且上模块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漏嘴,所述漏嘴的下端设置有主浇道,且主浇道设置在上模块的内部,所述上模块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且上模块的上表面设置有上隔热板,所述上模块的内部设置有通道A和通道B,且通道A和通道B分别设置在主浇道的两侧,所述通道A和通道B均与主浇道连接,且通道A和通道B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通道,所述上模块的底端设置有凸块A和凸块B,且凸块A设置在通道A的下端,凸块B设置在通道B的下端,所述下模块左右两侧的壁体上均设置有下固定耳,且下模块的底端设置有下隔热板,所述下模块的内部设置有螺母模型槽、螺栓模型槽和通孔,且螺母模型槽设置在螺栓模型槽的左侧,通孔设置在螺栓模型槽的上侧,所述螺母模型槽和螺栓模型槽的边缘处均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压板的一端设置在活动块的下端,压板的另一端设置在下模块的外侧,且压板的中心位置通过销轴与下模块活动连接,所述上模块与下模块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二紧固器和第一紧固器连接,所述丝杆穿过上固定耳与调节螺母的上端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且调节螺母的底端通过连杆与下固定耳固定连接,调节螺母上端的丝杆上安装有锁紧螺母,所述压板的内部设置有外伸板,且外伸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板和拉环,所述外伸板与压板内部的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紧固器均与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设置有间隙,且第二紧固器与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与通孔之间为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压板的内部,且外伸板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A设置在螺母模型槽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通道B的底端设置在螺栓模型槽附近的进料口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B设置在螺栓模型槽的正上端,且凸块B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底端与下固定耳固定连接,且连杆的长度小于丝杆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六方重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六方重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89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V型结构船用气缸体的铸造工艺方法
- 下一篇:细长类铸铁棒的砂型铸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