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8752.6 | 申请日: | 2016-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6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妮;黄晓峰;李向阳;钱程远;葛宇翔;邱伟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太湖湖泊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06 | 分类号: | E02B1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9 | 代理人: | 蒋全强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隔 河道 水葫芦 固定装置 交替设置 滑杆 航道 拦截 通航 顶端开口 固定相连 连接钢筋 连接环套 组合装置 连接环 起始端 转折处 锚锭 上浮 下沉 河岸 升降 钢筋 水位 | ||
1.一种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的组合装置包括:多个软围隔(1)和固定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顶端开口的U型连接钢筋,各连接钢筋的一侧与河岸(4)固定相连,另一侧设置在河道中作为滑杆(5),所述软围隔(1)的起始端自上至下设置多个连接环(8),各软围隔(1)起始端的连接环(8)套接在连接滑杆(5)上,使得软围隔可随水位的升降上下漂浮,以适应水位变化的要求,终结端通过锚锭(3)固定设置在河道中,且各软围隔(1)靠近河道中的终结端呈弧形设置,各软围隔(1)的转折处通过锚锭(3)与河底固定连接,以使软围隔(1)在河道内可随着水位的升降进行上浮或下沉;所述软围隔(1)浮体下部设置一定深度的裙体(10),裙体上装有多条生物绳(9),生物绳(9)的底端连接多个下垂填料单体(11),以使裙体(10)下垂悬浮于水中;
所述的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方法,包括:软围隔交替设置在河道的两岸,以使河道中留有S型河道,对水葫芦进行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围隔(1)为多个塑料浮筒连接组成,且各塑料浮筒外包裹PVC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垂填料单体(9)为装有不同粒径大小的砾石填料体的尼龙网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太湖湖泊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太湖湖泊治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87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