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型纤维织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8512.6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8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许耀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浩业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4/32 | 分类号: | D06M14/32;D06M15/263;D06M15/285;D06M15/29;D06M15/35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织物 阻燃型 交联剂 阻燃剂 熔滴 制备 浸渍 阻燃涤纶纤维 电子束辐照 极限氧指数 质量百分比 表层材料 涤纶纤维 燃烧过程 用水蒸汽 阻燃性能 漂洗 耐水洗 胶液 接枝 汽蒸 皂洗 增重 阻燃 生产工艺 洗涤 测试 燃烧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型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在阻燃涤纶纤维/织物的外表面浸渍含有阻燃剂、交联剂的胶液,通过电子束辐照在织物上接枝引入阻燃剂和交联剂形成表层材料;先用水蒸汽汽蒸,再经皂洗、漂洗和干燥,制得增重质量百分比为5~35%的所述阻燃型纤维织物;所述阻燃型纤维织物在按GB/T175961998标准洗涤50次后,测试阻燃性能的极限氧指数为29~35%,在燃烧时无熔滴;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涤纶纤维/织物耐水洗、阻燃、在燃烧过程中无熔滴,生产工艺简单,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纤维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型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PET)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光、耐化学腐蚀等优良特性,是各种合成纤维中产量最高、应用面最广的一种合成纤维,大量用于衣料、窗帘、幕布、床上用品、室内装饰及各种特殊材料。但是,涤纶属于热敏感高分子材料,易燃烧,给纺织品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和危害,不能满足对阻燃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另一方面,涤纶在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熔滴,而熔融的聚合物重新凝固时会释放出潜热,容易使皮肤受到严重烫伤或引发二次火灾等二次伤害,这极大限制了其在个体防护服、军服、交通饰材等方面的应用。
阻燃涤纶在国内外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抗熔滴涤纶是在阻燃涤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涤纶的阻燃机理是建立在熔滴之上,通过降低熔点产生熔滴来实现材料阻燃目的,因此,如何实现阻燃抗熔滴是国内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题和热点。
电子束辐照聚合物改性,可以不受温度、物质形态的影响,无需引发剂,电子束辐照将有机化合物通过化学键接枝到基体上,具有节能、环保、加工简单等特点。中国专利(CN101353863A)先利用电子束辐照将单体辐照接枝到聚酯基体上,然后用烘焙法将交联剂交联聚酯纤维或织物(其中接枝单体和交联单体中至少有一种含有阻燃元素),使聚酯纤维或织物具有阻燃性抗熔滴性,但辐照与烘焙两步法接枝交联易导致织物的手感与机械力学性能差;中国专利(CN201310096204.5)公开了一种阻燃抗熔融纤维或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方法类同于专利(CN101353863A),但辐照两次、剂量偏大,导致纤维或织物力学性能差,手感差。中国专利(CN102174718A)报道了通过在聚酯切片中共混交联剂,然后熔融纺丝,再经电子束辐照交联获得抗熔滴聚酯纤维,但没有解决纤维的阻燃性;中国专利(CN102534855A)是在中国专利(CN102174718A)基础上主要将普通聚酯切片用含磷阻燃聚酯切片替换,然后将交联剂进行更换,通过辐照处理,得到耐久性阻燃抗熔滴聚酯纤维,但纤维在洗涤50次后,燃烧时滴落次数达3,即聚酯纤维的抗熔滴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现有制备抗熔滴阻燃涤纶的方法均存在不足,难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阻燃型纤维织物,制备的涤纶纤维织物耐水洗、阻燃、在燃烧过程中无熔滴。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阻燃型纤维织物,其特征是:在阻燃涤纶纤维/织物的外表面,经浸渍含有阻燃剂、交联剂的胶液,且所述外表面浸渍的所述阻燃剂、所述交联剂与所述阻燃涤纶纤维/织物经电子束辐照进行了接枝反应并形成表层材料;先用水蒸汽汽蒸,再经皂洗、漂洗和干燥,制得较所述阻燃涤纶纤维/织物增重质量百分比为5~35%的所述阻燃型纤维织物;所述阻燃型纤维织物在按GB/T17596-1998标准洗涤50次后,依据GB/T5454-1997和GB/T5455-1997标准测试阻燃性能的极限氧指数为29~35%,在燃烧时无熔滴;
所述阻燃涤纶纤维/织物是由磷含量为6500~15000ppm的含磷阻燃共聚聚酯切片经熔融纺丝制得的阻燃涤纶纤维/织物;
所述阻燃剂为丙烯酸三溴苯酯、溴代环氧丙烯酸酯、乙烯基磷酸、乙烯基磷酸二甲酯、以及含磷三聚氰酸环氧丙烯酸酯中至少一种;
其中或中一种或两种;优选n=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浩业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浩业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8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分子接枝改性阻燃面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菌速干棉纤维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