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转向架积雪结冰的车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78422.7 | 申请日: | 2018-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0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 发明(设计)人: | 高广军;张琰;王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1D17/02 | 分类号: | B61D17/02;B61F5/5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文立兴 |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架 积雪 结冰 车体 | ||
1.一种防转向架积雪结冰的车体,包括所述车体下方的转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2)沿所述车体运行方向的前方设置有一级导流板(1),所述一级导流板(1)安装在所述车体底部的车体底板(3)上;所述一级导流板(1)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安装面(12)和用于将车体底部的风雪导流引向至所述转向架(2)下方的导流面(11),所述一级导流板(1)通过所述安装面(12)与所述车体底板(3)固接,所述导流面(11)所在的虚拟平面向下延伸至所述转向架(2)的车轮底部以下;还包括二级导流板(6)和二级增效导流板(6’),所述二级导流板(6)和二级增效导流板(6’)分别枢接在转向架(2)两侧的横梁(8)上,且所述二级导流板(6)和二级增效导流板(6’)的主平面向转向架(2)的下方延伸且与车体的运行方向相对;所述一级导流板(1)为类三棱柱的五面体结构,包括两个底面(13)和三个侧面,三个侧面中两个分别作为所述安装面(12)和导流面(11),另一个侧面作为过渡面(15),所述安装面(12)和导流面(11)的夹角形成第一导流角(α),该第一导流角(α)的开口朝向所述转向架(2),所述过渡面(15)与第一导流角(α)相对;所述第一导流角(α)的角度为0-10°,安装在所述车体底板(3)上的所述一级导流板(1)的最低点与所述车体底板(3)的距离为80mm-100mm;所述转向架(2)沿所述列车运行方向的后方还设置有一一级增效导流板(1’),且所述一级增效导流板(1’)与所述一级导流板(1)沿转向架(2)的中垂面呈对称布置,所述一级增效导流板(1’)的过渡面(15)与所述安装面(12)的夹角形成第二导流角(β),所述第二导流角(β)的角度为30-60°,所述一级增效导流板(1’)和一级导流板(1)的表面覆盖有憎水涂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导流板(1)紧贴所述车体底板(3)的内侧边缘布置,并使所述过渡面(15)与所述转向架(2)正对的设备舱端板(4)平滑过渡或在同一平面上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导流板(1)上的两个底面(13)均为平面,且该两个底面(13)与所述车体底板(3)上方最低处的车身侧面(5)平滑过渡或在同一平面上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导流面(11)上向所述安装面(12)方向设置有阶梯孔(14),所述阶梯孔(14)内设置有连接所述车体底板(3)与所述一级导流板(1)的螺栓,所述螺栓的螺栓头沉入所述阶梯孔(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装环(9)、连接环(10)和连接板(16),所述吊装环(9)固定套接在所述横梁(8)上,所述连接板(16)固结在所述吊装环(9)的下端,且所述连接板(16)通过所述连接环(10)与所述二级导流板(6)或二级增效导流板(6’)串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导流板(6)和二级增效导流板(6’)上设置有用于偏摆时避开转向架(2)的电机安装座(17)的避开孔(18),所述二级导流板(6)和二级增效导流板(6’)的表面覆盖有憎水涂层(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84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车辆用开闭器
- 下一篇:一种地铁车辆及其车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