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鼠衣原体在制备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77342.X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5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贺庆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P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周栋 |
地址: | 421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衣原体 制备 溃疡性 结肠炎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通过实验表明,鼠衣原体(Chlamydia muridarum,CM)能拮抗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野生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提示CM具有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可用于制备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鼠衣原体在制备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和便血,也常出现皮肤、关节、眼、骨骼、肝胆管等肠道外的临床表现。IBD的发病机制复杂,发病环节多,病因不明确,且易复发、易癌变和难治愈,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显逐年上升趋势,这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虽然免疫抑制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部分患者的病情,但是鉴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存在价格昂贵,毒副作用强,而且并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效等问题。因此探讨其发病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手段一直是该病研究领域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IBD的具体致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有人认为机体对肠道菌群的异常反应是造成IBD发病的重要原因。正常情况下宿主保护性免疫和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肠道处于稳定平衡状态,也称为肠道稳态。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变化(肠道菌群失调),是导致肠道稳态被打破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稳态一旦被打破,即导致肠道功能失调,从而形成肠炎。Nishino等证实,肠炎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变形菌门细菌较正常人显著性增多,但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细菌显著性减少。申请者在美访学期间前期研究发现:在正常人肠道内有衣原体的存在,衣原体可能是正常肠道菌群的一份子,对维持肠道稳态发挥一定的作用。
衣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严格寄生在活细胞内的病原菌。能使人致病的衣原体主要有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肺炎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pneumoniae,Cpn)和鹦鹉热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sittaci,Cps)。其中Ct主要感染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引起性传播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异位妊娠、不孕不育等并发症,还可促进HIV的感染。Ct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又分为三种生物型,即:鼠生物型、沙眼生物型和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型。Ct鼠生物型主要感染小鼠引起小鼠肺炎,因而过去称为鼠肺炎型Ct(Mouse Pneumonitis agent,MoPn),现将其划分为一新的衣原体种,即鼠衣原体(Chlamydia muridarum,CM)。目前对衣原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致病性方面,尤其是对泌尿生殖道和呼吸系统的研究最多,而对消化系统的研究非常罕见,衣原体对肠道的作用及相关的分子机制鲜有相关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实验表明,鼠衣原体(Chlamydia muridarum,CM)能拮抗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野生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提示CM具有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可用于制备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
附图说明
图1为鼠衣原体对DSS诱导的野生型小鼠体重的影响图;注:与CM+DSS组比较*P0.05;
图2为鼠衣原体对DSS诱导的野生型小鼠肠炎评分的影响图;注:与DSS组比较*P0.05;
图3为鼠衣原体对DSS诱导的野生型小鼠结肠长度的影响图;注:*P0.05;
图4为鼠衣原体对DSS诱导的MyD88-/-小鼠体重的影响图;
图5为鼠衣原体对DSS诱导的MyD88-/-小鼠肠炎评分的影响图;
图6为鼠衣原体对DSS诱导的MyD88-/-小鼠结肠长度的影响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73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