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褶菌栽培用培养基及利用其栽培裂褶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6903.4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6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学泰;景雪梅;沈院;党秀丽;张茜;王瑞雪;牛世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40;A01G18/50;A01G18/6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吕玉博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褶菌 培养基 栽培 马铃薯 裂褶菌子实体 马铃薯培养基 棉籽壳培养基 食用菌培养基 质量百分比 产业优势 原料组成 采收 出菇 堆砌 制备 腐烂 替换 损伤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裂褶菌栽培用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成:马铃薯93%‑95%,报纸5%‑7%。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根据食用菌培养基材料向新材料发展的趋势以及地区产业优势,选择马铃薯培养基代替棉籽壳培养基来栽培裂褶菌,可以顺利出菇,采收得到裂褶菌子实体,实现新材料的替换。本发明还可以解决损伤马铃薯堆砌腐烂的问题,实现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培养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裂褶菌栽培用培养基及利用其栽培裂褶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栽培裂褶菌常用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基,但是非产棉地区找棉籽壳有一定的难度,从产棉地区购买棉籽壳时运费较高,且本着向新材料发展的理念来拓宽栽培培养基的材料,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也是改变种菇材料资源匮乏的局面,是保持我国食用菌生产长期繁荣的必由之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裂褶菌栽培用培养基,相应地,还提供利用该培养基栽培裂褶菌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裂褶菌栽培用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成:马铃薯93%-95%,报纸5%-7%。
作为优选,所述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成:马铃薯95%,报纸5%。
作为优选,所述马铃薯为因机械损伤的马铃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完好无损的马铃薯能够用于本发明的培养基,而因机械损伤的马铃薯同样可以用于本发明的培养基。
本发明还提供应用上述的培养基栽培裂褶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原料的准备和预处理:按照配比称取各原料,然后将马铃薯切成边长为0.5cm-0.7cm的颗粒,将报纸剪成边长为0.8cm-1.0cm的大小,浸泡2-3h;
(2)培养基的配制:将配方量的马铃薯和报纸与水混合,使含水量达到45wt%-50wt%,后,密闭进行高温灭菌;
(3)接种与菌丝体培养:待步骤(2)灭菌后的培养基降至室温后,接入裂褶菌,进行避光培养;
(4)出菇管理:当菌丝长至培养基3/4体积时,移入出菇室,散射光照射,开始出菇;子实体4-5天后采摘,采收后进行避光培养,停水,2-3天后长出新的原基。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避光培养时的条件为:温度23℃、相对湿度为70%-80%。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散射光照射时的条件为:温度18-22℃,相对湿度85%-95%。
甘肃省是中国马铃薯的第二大产区,在贮藏运输过程中会有部分马铃薯因机械损伤而难以销售,只能堆砌腐烂。根据食用菌培养基材料向新材料发展的趋势以及地区产业优势,选择马铃薯培养基代替棉籽壳培养基来栽培裂褶菌,可以顺利出菇,采收得到裂褶菌子实体,实现新材料的替换。裂褶菌子实体是名贵的食药用真菌,裂褶菌多糖更是有抗菌消炎、抗癌以及祛痰等药用价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发明还可以解决损伤马铃薯堆砌腐烂的问题,实现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其中,“wt%”表示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的裂褶菌栽培用培养基配方为:
马铃薯93wt%-95wt%,报纸5wt%-7wt%;含水量45%-50%,pH值自然。
其中,马铃薯在培养基中所起的作用是:提供碳源的主要物质;报纸在培养基中所起的作用是:补充培养基的纤维素含量,增加培养基的疏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69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