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溢流阀动态特性改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76223.2 | 申请日: | 2018-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4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宁;张杰;曹春玲;潘源源;王欢;李咪;高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5B1/02 | 分类号: | F15B1/02;F15B11/08;F15B13/02;F15B2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王敏 |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阀 单向阀 定量泵 动态特性 改善装置 液压缸 溢流阀组件 管道安装 阶梯形式 油箱 直动式溢流阀 阶跃信号 开启压力 受压条件 预压缩量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出液口 进油口 下开口 蓄能器 液压油 并联 弹簧 减小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溢流阀动态特性改善装置,包括液压缸、蓄能器和油箱,油箱的一侧安装有定量泵,定量泵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液压缸的进油口连接,定量泵与液压缸之间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定量泵与第一单向阀之间通过管道安装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出口通过管道安装有溢流阀组件,本发明一种溢流阀动态特性改善装置,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和第三溢流阀并联的设计,通过调节各自弹簧的预压缩量,使三个直动式溢流阀的开启压力呈阶梯形式逐渐增大,即在受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开口量呈阶梯形式逐渐减小,这样当溢流阀组件在突然受到一个阶跃信号(流量Q)冲击的情况下,液压油对系统的冲击就会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溢流阀,特别涉及一种溢流阀动态特性改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煤工作面中,由于工作环境的恶劣,机械部件的工作状况难免会受到一些影响使其不能够快速、精准、稳定有效的工作,所以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灵敏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而溢流阀作为保证液压支架安全稳定有效工作的重要机械结构之一,其反应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在其工作过程中对液压支架的安全可靠性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对溢流阀灵敏度和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定量泵节流调节系统中,定量泵提供的是恒定流量,当系统压力增大时,会使流量的需求减小,此时溢流阀会开启溢流,使多余的流量流回油箱,保证溢流阀进口的压力的稳定性,即泵出口压力的稳定性,但就目前现有的技术而言,溢流阀从开启到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比较长,系统压力超调量比较大,影响整个液压系统的动态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溢流阀动态特性改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定量泵节流调节系统中,溢流阀从开启到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比较长,系统压力超调量比较大,影响整个液压系统的动态精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溢流阀动态特性改善装置,包括液压缸、蓄能器和油箱,所述油箱的一侧安装有定量泵,所述定量泵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液压缸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定量泵与液压缸之间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定量泵与第一单向阀之间通过管道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通过管道安装有溢流阀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溢流阀组件包括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和第三溢流阀,所述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和第三溢流阀相互并联,所述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和第三溢流阀的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油箱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量泵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油箱内部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溢流阀组件之间串联安装有蓄能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缸的活塞传动连接有负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溢流阀动态特性改善装置,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和第三溢流阀并联的设计,通过调节各自弹簧的预压缩量,使三个直动式溢流阀的开启压力呈阶梯形式逐渐增大,即在受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开口量呈阶梯形式逐渐减小,这样当溢流阀组件在突然受到一个阶跃信号(流量Q)冲击的情况下,液压油对系统的冲击就会减小,即可以减小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和系统压力的超调量;串联的蓄能器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当溢流阀组件突然受到一个阶跃信号(流量Q)冲击的情况下,防止油液不能立刻排出影响泵的性能,起到重要的缓冲作用,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负载;2、活塞;3、液压缸;4、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6、蓄能器;7、第一溢流阀;8、第二溢流阀;9、第三溢流阀;10、油箱;11、定量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62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能型深海液压源系统
- 下一篇:应急补油的液压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