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变电站的智能水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6126.3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5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曹立峰;缪翼;陈华;顾晓勇;龚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张家港市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0 | 分类号: | G01F15/00;G01F15/06;G01F15/075;G06Q50/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刘鑫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管理模块 后台服务器 用水管道 变电站 瞬时流量信号 关断信号 水务系统 远传模块 关断 发送 智能 阀控模块 供电安全 远程监控 站内设备 漏水 用水量 判定 水资源 节约 威胁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电站的智能水务系统,包括安装在用水管道上的远传模块和阀控模块、通讯管理模块、后台服务器;远传模块用于将用水管道的用水瞬时流量信号发送给通讯管理模块;通讯管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水瞬时流量信号后发送第一信号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用于根据第一信号判断现场用水是否异常:当判定现场用水异常时,后台服务器发送第一关断信号给通讯管理模块;通讯管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关断信号后关断用水管道。本发明不仅能够远程监控变电站内的实时用水量和异常用水,还能够在发现现场异常用水时及时关断用水管道,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避免了漏水对站内设备和设施的损坏以及对供电安全造成的威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的智能水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变电站是无人值守变。多年来,由于用水管道老化、天气冰冻或者人为因素等原因,站内供水管道常有漏水事故发生,不仅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对站内设施和设备造成损坏以及对供电安全造成威胁,还造成了大量资金浪费。
当变电站内有施工和用水时,用水人员不节约用水或忘记关水,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变电站的智能水务系统,能够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用水量实行远程监控并实现其用水阀门的远程控制,监控变电站内实时用水量和异常用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变电站的智能水务系统,包括安装在用水管道上的远传模块和阀控模块、通讯管理模块、后台服务器;
所述远传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水管道的用水瞬时流量信号发送给所述通讯管理模块;
所述通讯管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用水瞬时流量信号后发送第一信号给所述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判断现场用水是否异常:当判定现场用水异常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第一关断信号给所述通讯管理模块;
所述通讯管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关断信号后通过所述阀控模块关断所述用水管道。
优选地,所述智能水务系统还包括人机界面模块,所述人机界面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正确的密码输入后,发送第一打开信号给所述通讯管理模块;
所述通讯管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打开信号后通过所述阀控模块打开所述用水管道。
更优选地,所述远传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用水管道的用水累积流量信号发送给所述通讯管理模块;
所述通讯管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的所述用水累积流量信号后发送第二信号给所述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判断现场用水是否达到设定量。
更进一步优选地,当判定现场用水达到所述设定量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第二关断信号给所述通讯管理模块;
所述通讯管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关断信号后通过所述阀控模块关断所述用水管道。
更进一步优选地,当判定现场用水达到所述设定量时,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和所述设定量计算额外用水量,并对所述额外用水量进行计费。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后台服务器,还用于在判定现场用水达到所述设定量时,发送信息给负责人。
优选地,所述后台服务器,还用于在判定现场用水异常时,发送信息给负责人。
优选地,所述后台服务器,还用于发送第二打开信号给所述通讯管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张家港市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张家港市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61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