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加工用造粒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5946.0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3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 |
主分类号: | A23P30/20 | 分类号: | A23P30/20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邓瑞;辜强 |
地址: | 6366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辊 挤压齿 离心料斗 驱动电机 旋切装置 驱动轴 旋转盘 造粒机 食品加工 壳体 旋切 造粒 支架 固定装置 壳体内壁 面积增大 上下端部 竖直安装 外侧圆周 小颗粒 入壳 配合 挤压 穿过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用造粒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壳体、第一驱动电机和初级旋切装置,壳体内设置有主动辊、旋转盘和离心料斗,壳体内壁上设置有与主动辊配合的挤压齿,第一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壳体底部、主动辊并固定于旋转盘底部,所述主动辊的上下端部设置有用于避免主动辊和驱动轴之间相对转动的固定装置。本发明通过初级旋切装置将原料进行初步旋切,再经过离心料斗将旋切后的小颗粒原料甩入壳体底部由主动辊和挤压齿进行造粒,由于采用竖直安装主动辊,并在主动辊外侧圆周上配合挤压齿,使得挤压面积增大,提高了造粒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造粒机。背景技术好
造粒机广泛应用于颗粒状肥料、食品等产品的加工中。造粒机的造粒过程是;干物料在转动辊的挤压作用下团聚成致密坚硬的料块,料块再被转动辊破碎筛分呈为颗粒,经造粒机生产后的颗粒强度能达到产品规定的要求,现有的食品造粒机,常采用人工转辊挤压的方式进行造粒生产,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因此,专利号为CN201445947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食品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驱动装置、造粒主动转辊、造粒从动转辊以及料槽,所述料槽装设在机架上,造粒主动辊和造粒从动辊之间留有间隙,驱动转动驱动连接造粒主动转辊,造粒主动转辊转动连接造粒从动转辊。此申请虽然解决了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存在以下缺点:
1、大块物料无法从造粒主动辊和造粒从动辊之间的间隙经过,进而挡在造粒主动辊和造粒从动辊的间隙之间,影响进料;
2、参见图10,由于造粒主动辊和造粒从动辊只有部分挤压齿相接触,这样容易造成物料从造粒主动辊和造粒从动辊周围没有接触挤压的间隙流出,而造成造粒不充分,同时造粒效率也有待提高。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人员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食品加工用造粒机,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食品加工用造粒机,包括支架、第一驱动电机、壳体、主动辊、初级旋切装置、离心料斗和驱动轴,所述壳体固定于支架上,所述支架左侧顶端固定立柱,所述初级旋切装置固定于立柱上,初级旋切装置上设置有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离心料斗,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于壳体中部正下方的支架上,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轴,所述壳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主动辊、旋转盘和离心料斗,所述主动辊竖直设置于壳体内,壳体内壁上设置有与主动辊配合的挤压齿,所述离心料斗固定于旋转盘上,所述驱动轴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壳体底部、主动辊并固定于旋转盘底部,所述主动辊的上下端部设置有用于避免主动辊和驱动轴之间相对转动的固定装置,壳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辊的顶端面为倾斜端面。
作为优选,所述离心料斗的顶部设置有抽料管,所述抽料管连接原料仓,抽料管上设置有抽料泵。
作为优选,所述初级旋切装置包括料筒、螺杆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料筒外壁并设置于料筒内,螺杆上设置有螺旋刀片,料筒上设置有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
作为优选,所述料筒倾斜设置,进料口所在端部低于第一出料口所在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初级旋切装置将原料进行初步旋切,再经过离心料斗将旋切后的小颗粒原料甩入壳体底部由主动辊和挤压齿进行造粒,由于采用竖直安装主动辊,并在主动辊外侧圆周上配合挤压齿,使得挤压面积增大,提高了造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动辊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未经张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59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