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元数据实现对数据资源定义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75497.X | 申请日: | 2018-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4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宗建锋;吴宝俊;陈营新;徐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云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盼盼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资源 元数据 页面 应用 库表结构 应用开发 字段信息 按钮 字段 选项 交付 维护 保存 创建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元数据实现对数据资源定义的方法,通过Web操作界面的方式来完成的,Web操作界面的选项包括创建数据资源、数据资源详情页面、保存按钮、数据资源字段信息页面以及新增字段页面。通过上述,本发明的基于元数据实现对数据资源定义的方法,通过数据资源的定义将应用开发中的库表结构转变成了一种可自解释、可维护、可持续传承的模型,应用可以基于数据资源来进行应用的开发和交付,大大减轻后期应用的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资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元数据实现对数据资源定义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应用开发中,开发人员设计的用于存放应用数据的库表结构,只有开发人员以及应用的程序代码能读的懂,然而到应用的后期维护,负责维护的人员并非是当时负责设计的开发人员,那么维护人员就只能通过当时的遗留设计文档来梳理库表中每个字段的具体含义。如果设计文档不完善或者更新不及时,维护人员就需要通过梳理应用程序的代码逻辑来理清库表中每个字段的含义。这样无形中会增加应用后期运维的复杂度和运维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元数据实现对数据资源定义的方法,通过数据资源的定义将应用开发中的库表结构转变成了一种可自解释、可维护、可持续传承的模型,应用可以基于数据资源来进行应用的开发和交付,大大减轻后期应用的维护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元数据实现对数据资源定义的方法,通过Web操作界面的方式来完成的,Web操作界面的选项包括创建数据资源、数据资源详情页面、保存按钮、数据资源字段信息页面以及新增字段页面,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用户登录并打开Web操作界面,选择创建数据资源的选项,进入数据资源详情页面;
b、在数据资源详情页面依次填写以下信息:数据资源中文名称、数据资源英文名称、数据资源版本、数据资源描述、数据源类型、是否用户数据隔离和授权开关,再点选保存按钮进行保存;
c、进入数据资源字段信息页面,选择新增字段的选项打开新增字段页面;
d、在新打开的新增字段页面依次填写以下内容:字段名称、字段描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字段是否必填和字段正则校验信息;再点选保存按钮进行保存,完成数据资源定义;
e、在安装数据资源定义完成的同时会依据数据资源英文名称和数据资源字段信息在数据库中自动生成实例数据的库表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资源是用于描述数据资源的元数据以及与数据资源相对应的实例数据的统称。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实例数据的库表结构中数据资源英文名称用来作为实例数据的表名,数据资源字段信息用来匹配库表结构中的字段。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b中的数据源类型包括外部数据源和内部数据源两种。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外部数据源是通过远程访问使用的,内部数据源是通过内部环境访问使用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b中的授权开关包括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当授权开关打开时,该数据资源授权被其他数据资源访问;授权开关关闭时,禁止该数据资源被其他数据资源访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d中的字段类型是标识该字段的数据类型,其值须在布尔、整型、数字、字符串中选择。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d中的字段长度是一个在约定范围内的整数值。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d中的字段是否必填标识该字段是否必须要有值对其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云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云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54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