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875265.4 申请日: 2018-08-03
公开(公告)号: CN108704020A 公开(公告)日: 2018-10-26
发明(设计)人: 李淑玲;顾一珠;王哲;万鹏飞;王钰童;李雅琳 申请(专利权)人: 李淑玲
主分类号: A61K36/75 分类号: A61K36/75;A61K9/06;A61P15/02;A61P17/00;A61P17/04;A61K31/7048;A61K31/4453;A61K31/573;A61K31/045;A61K31/5415;A61K31/165
代理公司: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代理人: 商福全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白色病变 治疗 制备 氯霉素 盐酸达克罗宁 地塞米松 毒副作用 临床应用 乳膏基质 制霉菌素 白鲜皮 亲水性 冰片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药物由白鲜皮、制霉菌素、盐酸达克罗宁、地塞米松、冰片、非那根、氯霉素粉、亲水性乳膏基质Ⅱ通过特殊制备步骤得到。该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药物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少,为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提出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外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是女阴皮肤和粘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外阴瘙痒,外阴皮肤和粘膜变白、粗糙增厚、皲裂甚至溃疡,常常引起剧烈的、难以忍受的外阴奇痒,久病则外阴萎缩,常伴有阴道口狭窄和性交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迄今为止,该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很多学者对该病的病因及病机做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多因素低下或障碍,如激素变化、酶的改变,自身免疫障碍等因素是发生本病的原因。同时这组疾病病理组织学表现复杂,因而成为难治性疾病,且有部分患者因不典型增生而发生癌变。

由于外阴白色病变的病因不明,病程较长,目前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其疗效不甚理想。早在70年代,学者们认为,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种癌前病变,多采用单纯外阴切除或外阴局部切除进行治疗。但随后发现除非病变部位有不典型增生可以癌变,一般外阴白色病变是不会癌变的,而手术后,不但外阴疤痕挛缩、变形,且术后复发率可高达50%。因而,常规手术切除治疗早已为人们摒弃,对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为防癌变进行手术治疗。此后,国内外开始采用糖皮质激素和丙酸睾丸酮、黄体酮等性激素药物局部涂抹,或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进行保守治疗。用药后瘙痒症状可立刻缓解,受到病人欢迎,但必须每日多次涂抹,且需长期反复使用,停药后往往复发。长期连续使用高效类固醇制剂,可导致局部皮肤萎缩,且在采用丙酸睾丸酮治疗期间有时出现毛发增多或阴蒂增大等男性化副反应。特别令病人不安的是外阴皮肤粘膜始终难以恢复正常形态。鉴于西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诸多弊端,现也有采用中药治疗的案例,然而,中药因其特有的治疗疗程长、显效慢的特点,使得受治者依旧长时间忍受各种不适。崔荔群(探讨竹红菌素软膏治疗外阴白斑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0):108-109.)使用竹红菌素软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治疗效果尚可,但公知公用情况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少、不产生药物依赖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药物,其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制成:白鲜皮440-460份、制霉菌素140-160份、盐酸达克罗宁40-60份、地塞米松10-30份、冰片8-12份、非那根4-6份、氯霉素粉75-95份、亲水性乳膏基质Ⅱ220-240份。

该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药物,优选的,其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白鲜皮450份、制霉菌素150份、盐酸达克罗宁50份、地塞米松20份、冰片10g非那根(盐酸异丙嗪片)5份、氯霉素粉85份、亲水性乳膏基质Ⅱ230份。

所述亲水性乳膏基质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硬脂酸113份,单硬脂酸甘油酯70份,甘油55份,白凡士林8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0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份,加纯化水至1000份。

该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按上述重量份数,取制霉菌素、盐酸达克罗宁、地塞米松、冰片、氯霉素粉和非那根,加入适量乙醇溶解得药液;待亲水性乳膏基质Ⅱ温度下降至50℃以下,向上述药液中采用递增法与亲水性乳膏基质Ⅱ混匀,得药膏,置冷处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淑玲,未经李淑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52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