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石墨散热铜箔的生产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74301.5 | 申请日: | 2018-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8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 发明(设计)人: | 范园园;林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佑威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模块 高频开关电源 电解滚筒 散热铜箔 生产设备 电解槽 石墨 电源输出端 腐蚀性环境 安装方式 使用寿命 循环再生 中间设置 电解液 电连接 电源槽 加工台 近距离 生箔机 阳极板 电解 加工 电源 腐蚀 体内 清晰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石墨散热铜箔的生产设备,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上端面中间设置有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外设置有电解滚筒,所述加工台上端面左侧设置有电源槽,结构简单,构造清晰易懂,操作容易,实现了电源近距离安装方式,缩短和节省了电源输出端与电解滚筒以及阳极板的电连接,降低了投入成本;高频开关电源包括若干个电源模块,即各个电源模块置于高频开关电源的柜体内,降低了生箔机旁酸腐蚀性环境对电源模块的腐蚀,延长了电源模块使用寿命,进而降低了对电源模块的维护难度及成本;电解液的循环再生利用,提高了电解生箔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箔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石墨散热铜箔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铜箔是一种阴质性电解材料,沉淀于电路板基底层上的一层薄的、连续的金属箔,它作为PCB的导电体。它容易粘合于绝缘层,接受印刷保护层,腐蚀后形成电路图样。铜箔的制造一般通过电解的方式,但是传统的电解铜箔的过程中,电源容易在电解环境下腐蚀,提高电源模块使用寿命,电源与电解槽内的电连接成本高,电解液不进行循环使用,容易造成产品的厚度不同,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石墨散热铜箔的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石墨散热铜箔的生产设备,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上端面中间设置有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外设置有电解滚筒,所述加工台上端面左侧设置有电源槽,所述电源槽内设置有高频开关电源,所述加工台上端面右侧设置有收卷辊,所述加工台右端面下方设置有箱槽,所述箱槽内放置有电解液箱。
优选的,所述电解槽内的槽壁处设置有阳极板。
优选的,所述电解槽和电源槽之间的加工台上端面铰链接通电杆一端,所述通电杆另一端连接有滚轮,所述通电杆通过滚轮与电解滚筒滚动接触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高频开关电源分别与阳极板和通电杆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解液箱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出端与电解槽右侧之间连通设置有进液管,所述电解槽底部与电解液箱之间连通设置有出液管。
优选的,所述收卷辊中间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电解滚筒中间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座和第二转轴座在加工台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所述加工台上端面收卷辊前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主动皮带轮,所述第二转轴前端设置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构造清晰易懂,操作容易,实现了电源近距离安装方式,缩短和节省了电源输出端与电解滚筒以及阳极板的电连接,降低了投入成本;高频开关电源包括若干个电源模块,即各个电源模块置于高频开关电源的柜体内,降低了生箔机旁酸腐蚀性环境对电源模块的腐蚀,延长了电源模块使用寿命,进而降低了对电源模块的维护难度及成本;电解液的循环再生利用,提高了电解生箔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石墨散热铜箔的生产设备的主视图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石墨散热铜箔的生产设备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工台,2-电源槽,3-高频开关电源,4-阳极板,5-电解槽,6-通电杆,7-滚轮,8-电解滚筒,9-收卷辊,10-进液管,11-水泵,12-箱槽,13-电解液箱,14-出液管,15-电机,16-主动皮带轮,17-第一转轴座,18-第一转轴,19-传动皮带,20-第二转轴座,21-从动皮带轮,22-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佑威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佑威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43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