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直流电力线的载波通讯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73771.X | 申请日: | 2018-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6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邱友明;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线 供电设备 外围设备 直流电 载波通讯系统 直流电力线 电源模块 接线效率 线路成本 接线 技术方案要点 载波通讯技术 直流电力载波 正极 电源负极 电源正极 断开期间 通讯系统 载波通讯 负极 输出 复杂度 断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电力线的载波通讯系统及方法,其涉及载波通讯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直流电力载波通讯系统接线复杂度高、接线效率低和线路成本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多个外围设备以及用于为各外围设备提供直流电的供电设备,还包括用于将供电设备输出的直流电调整为周期的断续直流电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连接有与供电设备的正极对应的第一电力线以及与供电设备的负极对应的第二电力线;各外围设备的电源正极均与第一电力线连接,电源负极均与第二电力线连接;当供电设备输出的直流电处于断开期间时,各外围设备之间通过第一电力线或第二电力线进行载波通讯,具有接线难度低、接线效率高以及线路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载波通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直流电力线的载波通讯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线载波通讯凭借其通讯距离长、成本低、信号传输可靠性高等优势,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力线载波通讯又包括交流电力载波通讯和直流电力载波通讯。在交流电力载波通讯中,调制发送是在交流过零点的时刻通过将基波型号调制成不同制式的载波信号实现的,解调同样是在过零点时通过接收电路接收载波信号,然后解码来实现。
但是,在直流电力载波通讯中,设备之间的通讯需要1-2根通讯线,再加上用于供电的2根电源线,两个设备之间就需要3-4根连接线。而在设备线路较多的情况下,会导致接线复杂度高、接线效率低和线路成本高的问题。因此,为顺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迫切需要一种接线难度低、接线效率高以及线路成本低的直流电力载波通讯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直流电力线的载波通讯系统,其具有接线难度低、接线效率高以及线路成本低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直流电力线的载波通讯系统,包括多个外围设备以及用于为各外围设备提供直流电的供电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供电设备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设备输出的直流电调整为周期的断续直流电的电源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且与供电设备的正极对应的第一电力线;以及,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且与供电设备的负极对应的第二电力线;其中,各所述外围设备的电源正极均与第一电力线连接,各所述外围设备的电源负极均与第二电力线连接;当所述供电设备输出的直流电处于断开期间时,各所述外围设备之间通过第一电力线或第二电力线进行载波通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电设备通过电源模块将其输出的直流电调整为了周期的断续直流电。当供电设备输出的直流电处于断开期间时,各个外围设备之间通过第一电力线或第二电力线既可以进行载波通讯,无需连接另外的通讯线路,具有接线难度低、接线效率高以及线路成本低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控制单元、计时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通讯周期信息;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电源模块启动时,运行所述计时单元开始计时;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计时单元计时的时间段处于存储单元存储的通讯周期内时,控制所述供电设备停止向各外围设备输出直流电;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计时单元计时的时间段处于存储单元存储的通讯周期外时,控制所述供电设备向各外围设备输出直流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单元根据存储单元存储的通讯周期信息来控制供电设备输出的直流电的通断,从而便于各外围设备之间的通讯。存储单元内的通讯周期可调,从而使得供电设备输出的直流电断开时间可控,以适应不同设备的通讯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外围设备包括通讯模块、系统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第一电力线及系统模块相连且用于接收或发送通讯信号,所述供电模块与第一电力线及第二电力线相连且用于在供电设备停止向各外围设备输出直流电时为对应的系统模块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37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通讯系统、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