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网电流互感器带电更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73762.0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7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俭;周峰;殷小东;姜春阳;刘鹍;熊博;刘浩;王斌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B3/00 | 分类号: | H0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胡秋立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电流 互感器 带电 更换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配电网电流互感器带电更换装置,包括:支架,以及位于同一中轴线且相连接的母排侧联动机构、旋转联动机构和互感器侧联动机构,母排侧联动机构和互感器侧联动机构设置在旋转联动机构的两侧,母排侧联动机构与一次电流母排连接,互感器侧联动机构与电流互感器连接;旋转联动机构绕中轴线转动,以控制电流互感器接入或退出一次系统;母排侧联动机构和互感器侧联动机构与支架连接,支架还用于放置电流互感器。通过带电更换装置的各联动机构的配合以实现在不断电的情况下,使得电流互感器接入和退出,即进行电流互感器的更换。从而避免停电对用户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极大减轻了更换正在运行的电流互感器的操作流程,提高供电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计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电网电流互感器带电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配电网中的电能计量装置约占总电能计量装置的90%。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性直接影响着配电网电能贸易结算的公平性和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根据国家的检定规程,电能计量装置应定期进行误差检测校准,对于误差超出标准规定的互感器应当进行更换。目前对配电网电流互感器进行更换只能通过按计划停电的方式进行,停电作业申请流程繁琐,周期长,现场安全措施复杂,这极大影响了用户正常的生产计划和供电公司的经济效益。
配电网电流互感器安装在计量柜中,绝缘距离短、所在空间狭小,现有的带电更换装置所占空间较大,结构复杂,不具备现场应用的需求。在进行电流互感器带电更换时操作繁琐,步骤较多,极易发生设备事故和人身安全事故。且带电更换电流互感器的时间周期较长,与停电更换相比优势不明显。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配电网电流互感器带电更换装置,旨在解决快速进行电流互感器带电更换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配电网电流互感器带电更换装置,包括:支架,以及位于同一中轴线且相连接的母排侧联动机构、旋转联动机构和互感器侧联动机构,其中,所述母排侧联动机构和互感器侧联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联动机构的两侧,所述母排侧联动机构与一次电流母排连接,所述互感器侧联动机构与电流互感器连接;所述旋转联动机构绕所述中轴线转动,以控制所述电流互感器接入或退出一次系统;所述母排侧联动机构和互感器侧联动机构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支架还用于放置所述电流互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母排侧联动机构、旋转联动机构和互感器侧联动机构中心贯穿一圆柱型连接支柱,所述旋转联动机构绕所述连接支柱外侧壁转动,所述连接支柱中轴线与所述母排侧联动机构、旋转联动机构和互感器侧联动机构中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联动机构包括圆柱型空心的第二盒体、插设在所述第二盒体内的两相对平行设置的短接导电杆、穿设在所述第二盒体内的两相对平行设置连接导电杆,所述连接支柱穿设在所述第二盒体的两底面上;所述短接导电杆和连接导电杆与所述连接支柱的设置方向相同,并交替沿所述连接支柱的周向均匀的排列;两所述短接导电杆设置在所述第二盒体内的端部短接。
进一步地,所述母排侧联动机构包括圆柱型空心的第一盒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内的若干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内的两弧形第一弹簧触片,所述连接支柱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相对的一侧的底面、插设在所述第一盒体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盒体内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支柱的外侧壁连接,各所述第一弹簧沿所述连接支柱的周向均匀的排列;两所述第一弹簧触片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一弹簧触片同时或分别与所述短接导电杆和连接导电杆的端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触片的中部设置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使所述短接导电杆或连接导电杆的端部插设其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触片弧长所对圆心角为120°,所述第一弹簧触片中心对称轴与水平面呈60°夹角;两所述第一弹簧触片分别与所述一次电流母排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3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电用配电柜
- 下一篇:一种壁式悬挂辅助支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