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装配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3732.X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8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蔡嘉文;杨栋华;熊雪飞;周俊杰;蔡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57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对体 绝缘包装 外壳组装 电池装配线 电芯组件 电性连接 堆叠设备 连接设备 配对连接 贴胶设备 组件连接 顶盖 合芯 极耳 电池顶盖 电芯单体 依次连接 整形处理 成电芯 电芯 堆叠 配对 装配 电池 外围 | ||
1.一种电池装配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堆叠设备(03)、组件连接设备(04)、配对连接设备(05)、顶盖连接设备(06)、合芯贴胶设备(07)、绝缘包装设备(08)和外壳组装设备(09);所述的堆叠设备(03)将多个电芯单体堆叠成电芯组件并固定连接,所述的组件连接设备(04)将电芯组件的极耳电性连接,所述的配对连接设备(05)将两个电芯组件配对并将极耳电性对应连接形成配对体,所述的顶盖连接设备(06)将电池顶盖与配对体电性连接,所述的合芯贴胶设备(07)将配对体整形处理,所述的绝缘包装设备(08)在配对体外围进行绝缘包装,所述的外壳组装设备(09)将配对体与外壳组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对接设备(01)和缓存检测设备(02),所述的输送对接设备(01)设置在缓存检测设备(02)前侧,所述的输送对接设备(01)将叠料分成电芯单体;所述的缓存检测设备(02)连接在堆叠设备(03)前侧,所述的缓存检测设备(02)包括上料机械手(021)、缓存拉带(022)、正反检测机(023)、外形尺寸检测机(024)、X-RAY检测机(025)和出料机械手(026),所述的上料机械手(021)和出料机械手(026)分别设置在缓存拉带(022)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的正反检测机(023)、外形尺寸检测机(024)和X-RAY检测机(025)依次沿缓存拉带(022)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堆叠设备(03)包括堆叠上料机械手(031)、堆叠拉带(032)、堆叠机械手(033)、组件贴胶机(034)和堆叠下料机械手(035),所述的堆叠上料机械手(031)、堆叠下料机械手(035)分别设置在堆叠拉带(032)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的堆叠机械手(033)和组件贴胶机(034)依次设置在堆叠拉带(0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件连接设备(04)包括组件输送拉带(041)、组件输送机械手(042)、焊接转盘(043)、铜极保护片上料机(044)、铜极预焊机(045)、铝极保护片上料机(046)、铝极预焊机(047)、极耳裁切机(48)和高压检测机(49),所述的组件输送机械手(042)设置在焊接转盘(043)和组件输送拉带(041)之间,所述的组件输送拉带(041)两侧分别设置有上、下料机械手,所述的铜极保护片上料机(044)、铜极预焊机(045)、铝极保护片上料机(046)、铝极预焊机(047)、极耳裁切机(48)和高压检测机(49)依次设置在焊接转盘(043)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对连接设备(05)包括通过拉带依次连接的配对机械手(051)、连接片上料机(052)、保护片上料机(053)、保护盖上料机(054)、铜极终焊机(055)、铝极终焊机(056)、焊印检测机(057)和焊印贴胶机(05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连接设备(06)包括顶盖上料系统(061)、顶盖焊接转盘(062)、配对体上料机械手(063)、顶盖焊接机(064)、焊后除尘机(065)和焊后下料机械手(066),所述的顶盖上料系统(061)、配对体上料机械手(063)、顶盖焊接机(064)、焊后除尘机(065)和焊后下料机械手(066)依次连接在顶盖焊接转盘(062)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芯贴胶设备(07)包括合芯上料机构(071)、保护胶粘贴机(072)、合芯机(073)、固定胶粘贴机(074)、合芯下料机构(075)和多个中转机构(076),所述的合芯上料机构(071)、保护胶粘贴机(072)、合芯机(073)、固定胶粘贴机(074)、合芯下料机构(075)依次通过中转机构(07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373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块和交通工具
- 下一篇:一种卷绕隔膜的控制方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