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间跳频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72846.2 | 申请日: | 2018-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5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彭伟;陆新权;朱英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王子溟 |
| 地址: | 21406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脉间跳频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间跳频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帧脉冲的高电平/低电平;根据帧脉冲处于高电平/低电平的状态,设定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以及频率码值组,并获取PRF信号的脉冲数;根据脉冲数与第一阈值的大小以及脉冲数与第二阈值的大小,选择性地输出频率码值组中的某一频率码值;该控制装置包括:时钟模块、FPGA模块、总线收发模块以及驱动模块。本发明通过采用每帧重新接收雷达系统随机生成频率码值组,每一帧跳频的起始位置,跳频的时间间隔可灵活调节,从而显著地提高了雷达抗干扰和低截获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雷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脉间跳频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跳频抗干扰技术在电子对抗系统中使用非常广泛,现代雷达和通讯设备几乎都会采用跳频技术提升抗干扰能力,其本身具有的特点极大提高了抗干扰和被截获的能力,在雷达系统中越来越重要。传统脉间跳频技术是将雷达系统仿真生成的所有频点提前存储表中,在波形产生模块收到脉间跳频功能指令时将存储表所有频点从头到尾按顺序在每个PRF周期送出。现代雷达脉间跳频功能对跳频频点要求是真实的伪随机码,同时跳频时间间隔具有可控制灵活性,以更改的提升雷达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在更高灵活性的脉间跳频功能中,需要所有的脉间跳频频点都是真实随机产生的,甚至更高要求每一帧都是一组新随机跳频码,同时可能要求每一次跳频时间间隔为N(N=1到帧内PRF总数)个PRF周期。传统脉间跳频技术是将雷达系统仿真生成的几套频点提前存储在不同的几张表中,在接收机接收到脉间跳频功能指令和表号时将对应存储表中频点从头到尾按顺序在每个PRF周期提取出来并送出。
传统按表脉间跳频主要存在以下缺点:跳频码存储表不真实具备随机性,虽然每一张频率码表都是系统按照随机函数产生,然后存在接收机控制软件中,但这些表生成之后是固定不变的,也就失去了随机性,干扰系统经过长期的对雷达激励信号检测就能知道雷达激励信号载频频率跳变顺序,即知道每一张表的频点跳频顺序,该脉间跳频抗干扰功能潜在被检测风险很大;每次跳频时间间隔太单一、规律性太强,传统脉间跳频每次频率跳变都是按照PRF周期进行,时间间隔很固定,没有可变化性和不可猜测性,容易被抗干扰系统检测到PRF周期参数。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间跳频控制方法及装置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脉间跳频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帧脉冲的高电平/低电平;
根据所述帧脉冲处于高电平/低电平的状态,设定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以及频率码值组,并获取PRF信号的脉冲数;
根据所述脉冲数与所述第一阈值的大小以及所述脉冲数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大小,选择性地输出所述频率码值组中的某一频率码值。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帧脉冲处于高电平/低电平的状态,设定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以及频率码值组,并获取PRF信号的脉冲数,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帧脉冲处于高电平/低电平时,设定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以及频率码值组;
在检测到所述帧脉冲处于低电平/高电平时,开始对所述PRF信号的脉冲数进行第一次计数,获取所述PRF信号的第一脉冲数;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脉冲数与所述第一阈值的大小,选择性地输出所述频率码值组中的某一频率码值,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脉冲数是否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如果所述第一脉冲数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生成第一频率码地址作为所述频率码值组的第一地址并输出第一频率码值,同时,清零所述第一脉冲数的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28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