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气化含酚废水蒸氨萃取复合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2615.1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2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伟;毛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中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1/3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金凯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酚废水 煤气化 蒸氨 萃取 复合处理系统 氨水 复合技术 蒸氨系统 萃取系统 酚钠盐 挥发酚 氨氮 进水 生化 煤气 回收 | ||
1.一种煤气化含酚废水蒸氨萃取复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pH调整系统、蒸氨系统和萃取系统;
所述的pH调整系统包括有碱液储罐和加药泵;
所述的蒸氨系统包括有一级预热器、二级预热器、塔底冷却器、蒸氨塔、冷凝器、回流罐和氨水储罐;所述的碱液储罐通过加药泵与一级预热器的加药口连通,一级预热器的出口与二级预热器的进口连通,二级预热器的出口与蒸氨塔的进口连通,蒸氨塔塔底的废水出口通过塔底输出泵与一级预热器的预热液进口连接,一级预热器的预热液出口与塔底冷却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的蒸氨塔塔顶的氨氮出口与冷凝器的进口连通,冷凝器的出口与回流罐的进口连通,蒸氨塔顶部的回流进口、氨水储罐均通过回流泵与回流罐的出口连通;
所述的萃取系统包括有中间水池、萃取塔、萃取剂循环池和萃取剂过渡池,所述的塔底冷却器的出口与中间水池连通,所述的萃取塔的塔顶设置有废水进口和萃取剂出口,萃取塔的塔底设置有废水出口和萃取剂进口,萃取塔的废水进口通过废水进料泵与中间水池连通,萃取塔的萃取剂进口通过萃取剂过渡泵与萃取剂过渡池连通,萃取塔的萃取剂出口与萃取剂循环池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化含酚废水蒸氨萃取复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包括有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所述的一级冷凝器的进口与蒸氨塔塔顶的氨氮出口连通,一级冷凝器的出口与二级冷凝器的进口连通,二级冷凝器的出口与回流罐的进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化含酚废水蒸氨萃取复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氨系统还包括有洗涤塔,所述的回流罐的氨气逃逸口、冷凝器的氨气逃逸口均与洗涤塔的进口连通,洗涤塔的出口通过水循环泵与洗涤塔的进口连通,且洗涤塔的出口与氨水储罐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化含酚废水蒸氨萃取复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气化含酚废水蒸氨萃取复合处理系统还包括有反萃取系统,反萃取系统包括有反萃塔和反萃剂循环池,所述的反萃塔的塔底设置有反萃剂出口和萃取剂进口,反萃塔的塔顶设置有反萃剂进口和萃取剂出口,所述的反萃塔的萃取剂进口通过萃取剂循环泵与萃取剂循环池连通,反萃塔的反萃剂进口通过反萃剂循环泵与反萃剂循环池连通,反萃塔的萃取剂出口与萃取剂过渡池连通,反萃塔的反萃剂出口与反萃剂循环池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化含酚废水蒸氨萃取复合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
(1)、煤气化含酚废水进入一级预热器,同时碱液储罐中的碱液通过加药泵进入到一级预热器中,调节含酚废水的pH值至9-11;
(2)、蒸氨塔塔底输出的废水通过塔底输出泵泵入到一级预热器作为预热液对含酚废水进行一级预热,然后进入二级预热器通过热蒸汽对含酚废水进行二级预热;
(3)、二级预热后的含酚废水进入蒸氨塔内部,经蒸氨塔塔板的传质传热的汽液交换,将含酚废水进行分离,由于氨氮的沸点较低,将由下向上运动分离,在塔顶部聚集,含酚废水由于沸点较高而由上向下和氨氮分离,在塔底部聚集;
(4)、蒸氨塔塔底输出的蒸氨后的含酚废水经过塔底输出泵泵入一级预热器作为预热液,然后经塔底冷却器冷却降温后,排入中间水池;
(5)、蒸氨塔分离出来的氨氮在塔顶形成的是组分稳定的氨水,氨水依次通过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冷后进入回流罐,回流罐内的氨水通过回流泵控制回流比得到质量稳定的氨水,部分氨水进入氨水储罐中储存,其余氨水作为回流打入蒸氨塔顶部回流;
(6)、中间水池内的含酚废水通过萃取进料泵提升到萃取塔的塔顶并进入萃取塔内,萃取剂过渡池内的萃取剂通过萃取剂过渡泵输送到萃取塔的塔底并进入萃取塔内,含酚废水:萃取剂按1:2的重量比进行逆向萃取,萃取后分层,上层饱和萃取液从萃取塔塔顶流入萃取剂循环池,下层废水液通过塔底底部U型管自流进入生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二级预热器预热后的含酚废水温度为85-9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塔底冷却器冷却降温后的废水温度为35-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中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中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26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