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性能阻燃ABS树脂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72336.5 | 申请日: | 2018-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4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高兆波;黄铭亮;朱小波;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维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K9/10;C08K3/26;C08K3/16 |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众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16 | 代理人: | 吕明哲 |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性能 阻燃 abs 树脂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高性能阻燃ABS树脂及其制备工艺,属于ABS制备技术领域,具有高性能阻燃ABS树脂及其制备工艺,包括ABS树脂原料和阻燃加强球,阻燃加强球包括阻燃加强球外壳,阻燃加强球外壳内部包裹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阻燃粉末球和阻燃液体球,阻燃粉末球内填充有阻燃粉末,阻燃液体球内填充有阻燃液体,阻燃加强球外壳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主加强柱,主加强柱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副加强柱,通过在原料中添加阻燃加强球,可使阻燃ABS树脂在遇到火灾被火长时间灼烧时,会自动释放灭火粉末并通过化学反应释放二氧化碳,可减缓火情的发展,可大幅减少财产或相关设备遭受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BS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高性能阻燃ABS树脂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ABS树脂是丙烯腈(Acrylonitrile)、1,3-丁二烯(Butadiene)、苯乙烯(Styrene)三种单体的接枝共聚物。ABS树脂的燃烧机理十分复杂,由于所用原料的种类、比例、工艺条件、生产方法的多样化,ABS树脂的实际组成千差万别,变动极大,其燃烧性能也有差异。一般随丁二烯成分增加,树脂透明性降低,可燃性增加。这是由于聚丁二烯相中存在取代的叔碳原子,有利于氧从丁二烯中夺氢,并引发氧化,加速ABS的降解。也有人认为ABS热-氧老化可从丙烯腈-丁二烯和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热降解来说明,在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的热解产物里没有发现丙烯腈的特有产物HCN,这是因为丁二烯部分的热解产生不饱和成分,很快与HCN反应所致。
现有技术中阻燃ABS树脂是在ABS的基础上加入阻燃剂,成为达到阻燃效果的ABS树脂,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纺织和建筑等工业领域,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但是在很多的应用场景下,普通的阻燃ABS树脂并不能够起到较好的阻燃作用,例如火情较大时,阻燃ABS树脂仍然会被烧坏,且无法减缓火情,会给相应的仪器或产品带来较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性能阻燃ABS树脂及其制备工艺,它通过在原料中添加阻燃加强球,可使阻燃ABS树脂在遇到火灾被火长时间灼烧时,会自动释放灭火粉末并通过化学反应释放二氧化碳,可减缓火情的发展,可大幅减少财产或相关设备遭受的损失。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具有高性能阻燃ABS树脂及其制备工艺,包括ABS树脂原料和阻燃加强球,所述阻燃加强球包括阻燃加强球外壳,所述阻燃加强球外壳内部包裹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阻燃粉末球和阻燃液体球,所述阻燃粉末球内填充有阻燃粉末,所述阻燃液体球内填充有阻燃液体,所述阻燃加强球外壳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主加强柱,所述主加强柱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副加强柱,它通过在原料中添加阻燃加强球,可使阻燃ABS树脂在遇到火灾被火长时间灼烧时,会自动释放灭火粉末并通过化学反应释放二氧化碳,可减缓火情的发展,可大幅减少财产或相关设备遭受的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加强球外壳内固定连接有加强线网,所述主加强柱内固定连接有主加强线,所述副加强柱内固定连接有副加强线,所述加强线网、主加强线和副加强线依次固定连接,可增大阻燃加强球的强度,且当阻燃加强球外壳融化后,阻燃加强球外壳内的阻燃粉末球和阻燃液体球不会立即散落,会给阻燃粉末球和阻燃液体球留有一定的融合时间,便于充分散落其中的阻燃粉末和阻燃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线网、主加强线和副加强线均为尼龙66材质,尼龙66的熔点为260℃,在制备本发明的过程中不会融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维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维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23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