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采掘工作面防治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0995.5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7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余世滔;琚棋定;潘生强;许光泉;黎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掘工作面 工作面回采 防治 矿井安全生产 水文地质条件 技术支持 巷道掘进 迈步式 探放水 掘进 机巷 井下 钻场 钻孔 矿井 监测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采掘工作面防治水方法,它是在查明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后,通过在截水巷布置探放水钻孔对风、机巷的掘进和工作面回采进行掩护。本发明开创了迈步式布置钻场方式,并在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时均进行监测,进一步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为矿井的井下防治水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可借鉴的经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勘探与防治水领域。特别是涉及采掘工作面防治水领域。
背景技术
水害一直是煤炭资源开采的重大威胁之一,一旦发生突水,对采掘工作面乃至整个煤矿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都是巨大的。
在煤矿的采掘工作过程中,常常遇到工作面突水的问题。在井下工作面掘进过程中,掘进巷道掘进地下含水层或是与其有水力联系的附近岩体时,由于地下含水层中的水一般具有承压性,会导致含水层中的水短时间内涌入采掘工作面,甚至发生淹井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针对煤层采掘工作面防治水的综合治理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针对采掘工作面防治水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第一步:查明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工作区水害危险性
在研究采掘工作面已有地质、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综合分析,设计布置一系列的勘查工程,如超前探物探、钻探、探查孔等,进一步查明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工作区水害危险性。
第二步:截水巷掩护与掘进
首先利用截水巷施工灰岩探放水、注浆钻孔,布置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及底板隔水层注浆加固工程,掩护采掘工作面风、机巷的掘进;同时布置注浆加固工程。截水巷掘进利用瞬变电磁、电法2种物探手段超前对掘进前方富水性进行探查,并施工钻孔进行验证。当物探探测掘进前方无异常时,每50m在巷道左、右帮部以迈步式施工钻场,在钻场内施工一个探水水平构造孔和一个超前探底板灰岩水钻孔。
第三步:风、机巷掘进
对于风、机巷掘进同样利用瞬变电磁和电法2种物探手段超前对掘进前方富水性进行探查。当物探探测掘进前方存在异常时,巷道停止掘进,在巷道帮部施工钻场,在钻场内针对异常区域施工注浆、探放水钻孔,验证物探探测结果,确定无水害威胁后方可继续进尺。如若与物探结果符合,则进行注浆,直至符合安全掘进要求方可掘进。
第四步:工作面回采
作为优选,在第二步与第三步已经对工作面进行了物探之后,再次对工作面进行物探与钻探探测。在确定无水害威胁后方可继续回采。
第五步:监测
作为优选,在第二步至第四步中均需要有相应的监测设备与监测人员。在发生异常时,第一时间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根据本发明一种针对采掘工作面防治水方法,在系统分析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制定截水巷、风、机巷以及回采工作面的防治水工程系统具体的实施步骤,从而达到对工作面的防治水效果,进而使得本发明得以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针对采掘工作面防治水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针对采掘工作面防治水方法的井下施工布置图。
附图标记如下:1、截水巷,2、机巷,3、风巷,4、工作面,5、迈步式钻场,6、前探钻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根据发明内容的步骤即可实施,在此不再重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09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线的便携式应急救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做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