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速生杨木剥皮的前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70183.0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8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昌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K3/52 | 分类号: | B27K3/52;B27K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罗沪光 |
地址: | 236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生 杨木 剥皮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杨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速生杨木剥皮的前处理方法,包括杨木原料浸泡在淀粉溶液超声处理,紫外线灯光照射,在压力为40‑60MPa的条件下处理5‑25分钟。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利用淀粉溶液在超声频率条件下使淀粉溶液能与杨木树皮粘结在一起,然后用紫外线灯光照射,使与杨木树皮紧密结合的淀粉混料老化起皱,然后再经过压力处理,使杨木皮和树干有效分离,经处理后的剥皮剪切力可降低到5kgf/cm²以下,剥皮效果好,返工率低,适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杨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速生杨木剥皮的前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杨木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范围广,便于加工的特点,已成为许多地区的支柱型产业,木材加工过程中其中一个关键环节为剥皮,以前木材剥皮主要由人工剥皮,现如今已经逐渐用剥皮机代替人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杨树皮与树干难以分离,需要较大的剪切力才能实现剥皮,大概需要的剪切压力应力为100-200kgf/cm²,提高了剥皮机械的功率要求,剥皮刀容易损坏,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密封条件下保压处理,使杨木皮和树干在压力作用下以不同的形变进行形变,进而降低剥皮机的剪切应力,但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出现剥皮不彻底的状况,还有可能会破坏树干表面,造成一定的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速生杨木剥皮的前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速生杨木剥皮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将杨木原料浸泡在淀粉溶液中,在28-32k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处理30-40分钟,完成后将杨木原料取出,用80-100w·s/m²的紫外线灯光照射30-40分钟,在照射过程中保持处理空间温度为33-37℃,湿度为70-76%;
所述淀粉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玉米淀粉与相当于其重量2-3倍水混合,然后加入相当于玉米淀粉重量12-16%的质量浓度为26-30%的盐酸水溶液在温度为55-65℃的条件下搅拌处理1-2小时,完成后在常温条件下静置30-40分钟,然后加入相当于玉米淀粉重量0.8-2.2%的硬脂酸、14-18%的二甲苯、20-30%的无水乙醇,在温度为40-50℃的条件搅拌40-60分钟得到;
(2)将上述处理后的杨木原料在压力为40-60MPa的条件下处理5-25分钟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杨木原料的直径为10-30cm。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淀粉溶液的温度为75-8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紫外线灯光照射过程中,使杨木原料保持转动,杨木原料的转动速度为120-180转/小时。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玉米淀粉的含水量低于10%,酸度≤1.5°T,细度为80-100目,二氧化硫含量≤30mg/kg。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硬脂酸的皂化值为206-211mgKOH/g,酸值为205-210mgKOH/g,水分含量低于0.3%,碘值为2.0g/100g。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利用淀粉溶液在超声频率条件下使淀粉溶液能与杨木树皮粘结在一起,然后用紫外线灯光照射,使与杨木树皮紧密结合的淀粉混料老化起皱,然后再经过压力处理,使杨木皮和树干有效分离,经处理后的剥皮剪切力可降低到5kgf/cm²以下,剥皮效果好,返工率低,适于推广,能延长剥皮机的使用期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速生杨木剥皮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昌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昌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01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配方荆条软化剂
- 下一篇:一种延长防霉型竹材有效时间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