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沉用钼铜合金的原料混合方法、制备工艺及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8139.6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3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申智慧;刘学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佳邦难熔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4 | 分类号: | C22C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沉用钼 铜合金 原料 混合 方法 制备 工艺 产品 | ||
热沉用钼铜合金的原料混合方法,热沉用合金材料的原料包括铜粉和钼粉,其特征在于首先调整钼粉的松装比重,使钼粉与铜粉的松装比重差值小于0.5 g/cm3,然后根据混合比例需求,将铜粉和钼粉均匀混合。本发明可有效解决钼粉与铜粉混合料中铜粉团聚,在渗铜烧结的时候铜粉熔化,形成尺寸较大的铜池,影响合金材料中铜分布均匀性的问题,提高钼铜混合料的混合均匀性,从而提高钼铜合金的物理性能的均匀性。还发明还提供一种热沉用钼铜合金的制备工艺及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沉用钼铜合金的原料混合方法,用于钼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属于钼铜合金制备工艺领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热沉用钼铜合金的制备工艺及产品。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沉用钼铜合金中普遍存在铜分布不匀的问题,一般称之为“铜池”,无论是采用混铜法还是渗铜法,钼铜合金中铜分布不匀的现象会直接导致产品的性能偏差,比如铜含量,硬度、导电率、导热率和热膨胀系数等都会存在不匀现象。
热沉用钼铜合金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混铜法,将钼铜混合粉末经过压制成型后,在1300-1500°液相烧结而获得。此法制备的材料均匀性不好、铜的分布很不匀称,存在较多闭空隙,致密度通常低于98%,很难应用于微电子的热沉领域。渗铜法,先将钼粉压制成型,并烧结成具有一定孔隙度的钼骨架,然后熔渗铜,获得钼铜合金材料。这种方法获得的钼铜合金材料同样存在铜分布不匀的问题。而在现为了解决铜分布不匀以及孔隙度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钼粉和铜粉机械球磨的方法,来获得分布均匀的钼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同时增加混合粉末的表面能,活化烧结,以获得铜相分布均匀,相对密度大于98.5%的钼铜材料。但是此工艺获得的钼铜材料,内部仍然存在尺寸大于80μm以上的“铜池”,材料的均匀性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钼铜合金中铜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钼粉和铜粉两者相混合不匀,就算是利用球磨来混合,混料后只要轻轻震动,铜粉就会下沉,钼粉就会上浮,造成铜粉团聚。进行渗铜烧结的时候,坯料里面团聚的铜粉熔化了,就会形成铜池,铜池的尺寸大于80μm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合金材料中铜分布的均匀性。
现有技术中相关的专利文献有:
1、CN 103170616 A,一种钼铜合金箔片及其制备工艺,钼铜合金箔片厚度为 0.1~ 1.0mm,钼相和铜相呈短纤维状均匀分布,铜相之间相互搭接。铜为20wt%~ 50wt%、余量为钼的钼铜合金箔片的制备工艺,包括混合粉末高能球磨处理后经压制成型、预烧结、熔渗烧结制得钼铜合金板材,合金板材经过热轧、热处理及冷轧得到合金箔片。
2、CN 104762498 A,公开了一种高致密钼铜合金的热等静压制备工艺,目的在于解决采用现有方法制备钼铜合金时,存在相对密度较低,成分分布不均,样品尺寸较小等缺陷,影响材料热导率、器件气密性的问题。本发明将称取的原料球磨后,先制备出冷压坯,然后采用氢气还原去除低密度氧化物相,通过高真空热等静压致密化烧结的方法,成功解决了钼铜合金的致密度问题,同时大大降低了烧结温度,有效的控制了材料的界面结构,实现了成分的均匀分布,优化了材料的导热性能。
3、CN 100475991C, 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是Cu含量为30~70重量%的Mo- Cu类复合材料,该材料中含有铜池相和Mo-Cu类复合相,含有10~ 50重量%的铜池相。放热构件使用复合材料。
4、CN 102015163 A,涉及最大平均粒径 D50 为 75μm,优选地最大为 25μm 的金属、合金或复合材料粉末混合物,在其制备工艺中原料粉末首先被转化成片状颗粒,然后这些片状颗粒在有助磨剂的情况下与其它添加剂一起被粉碎。
以上现有技术中,都没有解决钼粉与铜粉混合料中铜粉团聚,进行渗铜烧结的时候铜粉熔化,形成尺寸较大的铜池,影响合金材料中铜分布均匀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佳邦难熔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佳邦难熔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8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