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的炒茶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8109.5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5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新;李凯;陶建;钱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武义增荣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2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座 干燥筒 翻炒 炒茶机 茶叶 翻转 空心柱状结构 加热器 驱动 直筒结构 阻隔结构 可倾斜 直筒型 支撑 送出 损伤 申请 | ||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连续的炒茶机,所述炒茶机(100)包括用于进行总体支撑的支撑座(1),支撑座(1)上设有用于翻炒茶叶的干燥筒(2),支撑座(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干燥筒(2)进行旋转的驱动部(3),其中,述干燥筒(2)为多边形的空心柱状结构,干燥筒(2)底部的支撑座(1)上设有加热器(6),所述支撑座(1)可倾斜设置;具有进行茶叶在高速翻转下的充分翻炒,直筒型结构从根本上避免搅拌或翻转或/与阻隔结构对茶叶翻炒的损伤,支撑起倾斜的直筒结构可以不间断的进行翻炒并送出茶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连续的炒茶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0271150.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桨螺旋炒茶机,所述滚筒的轴线上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滚筒两端面中心旋转固定件相连,所述转轴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转轴上依次连接有多个翻炒桨,多个所述翻炒桨在轴线的投影首尾相接,相邻两所述翻炒桨所呈夹角相同。所述炒茶机实现了两级充分翻炒,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炒制不当产生的断碎;多桨翻炒使茶叶得到长时间均匀的高温受热,防止茶叶翻炒不均,导致茶叶变焦或受热不均,便于茶叶水分在不粘锅的条件下,快速蒸发;滚筒旋转使整个筒内受热均匀,避免了茶末沉底焦糊,影响炒茶产品的品质,提高了茶叶品质的稳定性,炒干后的成品茶叶不会产生焦边、爆点现象,茶叶品质优良。
该申请中,为保证茶叶翻炒效果,采用叶片进行翻转及输送,在使用过程中,茶叶损伤较大。
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0485605.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炒茶机技术领域的一种滚筒卧式炒茶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右侧动力输出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滚筒的底部设置有烘烤装置,所述烘烤装置的右侧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烘烤装置和支撑装置均固定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滚筒的右侧设置有接料斗,所述接料斗通过连接杆固定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便于滚筒的均匀受热,翻炒效果会更好,湿气吹散更快,炒制速度提升,滚筒旋转稳定,便于进行出料,减少碎茶率。
该申请中,为保证茶叶翻炒效果,采用叶片进行翻转及输送,虽然有意识到降低茶叶翻炒的碎茶率,但是无法根本解决碎茶问题。
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连续的炒茶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连续的炒茶机。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连续的炒茶机,所述炒茶机包括用于进行总体支撑的支撑座,支撑座上设有用于翻炒茶叶的干燥筒,支撑座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干燥筒进行旋转的驱动部,其中,所述干燥筒为多边形的空心柱状结构,干燥筒底部的支撑座上设有加热器,所述支撑座可倾斜设置。
所述干燥筒空心柱的截面为三角形、正方形、矩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其中任一种。
所述干燥筒空心柱的截面为正多边形。
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有支撑其进行倾斜的支撑脚。
所述支撑脚与支撑座底部间安装有加强座。
所述干燥筒的两侧部分别套接有支撑其进行旋转的支撑套,支撑套包括第一支撑套与第二支撑套。
所述支撑座上还设有用于防护干燥筒外部的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的上部设有余热回收管。
所述防护罩的下部靠近支撑座位置设有观察孔。
所述干燥筒的底部可设置多个加热区域,所述加热器设有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武义增荣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武义增荣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81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