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研究储层-井筒耦合传热传质规律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6844.2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2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野;高永海;孙宝江;陈立涛;张宁涛;姚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温春艳;岳永先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研究 井筒 耦合 传热 传质 规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研究储层-井筒耦合传热传质规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刻蚀玻璃载片(10),所述刻蚀玻璃载片(10)内限定有四周封闭的刻蚀区,所述刻蚀区包括中间流道(11)、位于所述中间流道(11)的一侧的第一纹理区(12)以及位于所述中间流道(11)的另一侧的第二纹理区(13),所述第一纹理区(12)内设置有相连通的多个第一纹路,所述第二纹理区(13)内设置有相连通的多个第二纹路,所述第一纹理区(12)通过所述第一纹路与所述中间流道(11)连通,所述第二纹理区(13)通过所述第二纹路与所述中间流道(11)连通;
所述中间流道(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所述刻蚀玻璃载片(1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纹路连通的第一注气口(121)和第一注液口(122),所述刻蚀玻璃载片(1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纹路连通的第二注气口(131)和第二注液口(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纹路在所述第一纹理区(12)内不规则分布,所述多个第二纹路在所述第二纹理区(13)内不规则分布;和/或
所述刻蚀区为菱形,所述中间流道(11)沿所述刻蚀区的对角线方向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玻璃载片(1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纹路连通的第一注油口(123)和与所述第二纹路连通的第二注油口(1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气口(121)、所述第一注液口(122)和所述第一注油口(123)均位于所述第一纹理区(12)的背离所述第二纹理区(13)的一侧;所述第二注气口(131)、所述第二注液口(132)和所述第二注油口(133)均位于所述第二纹理区(13)的背离所述第一纹理区(12)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第一纹理区(12)和所述第二纹理区(13)内各处的温度、压力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单元还能够采集所述第一纹理区(12)和所述第二纹理区(13)内的电阻抗数据以及影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注气口(121)和所述第二注气口(131)连通的注气单元、与所述第一注液口(122)和所述第二注液口(132)连通的注液单元、与所述第一注油口(123)和所述第二注油口(133)连通的注油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一开口(111)和所述第二开口(112)连通的钻井液循环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口(111)和所述第二开口(112)连通的回收单元。
9.一种用于研究储层-井筒耦合传热传质规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所述第一纹理区(12)内通入水溶液和甲烷气体,使所述多个第一纹路内完全生成水合物,向所述第二纹理区(13)内通入水溶液和甲烷气体,使所述多个第二纹路内完全生成水合物;
S2、向所述中间流道(11)内注入钻井液,并使所述钻井液经所述第一开口(111)和所述第二开口(112)在所述中间流道(11)内循环流动;
S3、采集所述第一纹理区(12)和所述第二纹理区(13)内各处的温度、压力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68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