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火花熔蚀制备金属粉末的反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5240.6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0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伦;刘伟廷;蒋朝军;周冬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14 | 分类号: | B2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40008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粉末 熔蚀 电火花 气管 制备金属粉末 电极插片 反应装置 内底面 电极 罐体 电极接触 罐体内部 冷却介质 内腔连通 盛装液体 使用寿命 侧壁 沉入 吹出 内腔 震荡 体内 震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火花熔蚀制备金属粉末的反应装置,包括盛装液体冷却介质和金属粉末的罐体,所述罐体内部放置有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的内腔通过侧壁与所述罐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反应容器的内底面设置有电极插片和用于鼓入空气的气管,所述电极插片上设置有与之接触的电极。在所述反应容器的内底面设置气管,通过所述气管向所述反应容器鼓入空气,通过鼓入的空气将熔蚀后的金属粉末吹出所述反应容器后,沉入所述罐体内,避免了采用震动桶震荡收集金属粉末造成的电极接触不良,提高了电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粉末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火花熔蚀制备金属粉末的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很多,包括机械法、物理法、物理化学法等几大类,其中,电火花熔蚀法是一种重要的粉末制备方法。电火花熔蚀法可制备超细金属或合金粉末,采用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制备的粉末球形度好,颗粒细小、材料基本无污染等优点,在粉末材料制备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目前,电火花熔蚀制备金属粉末装置主要有棒状装置和震荡桶装置两类。但棒状装置制备粉末效率低,大概为1g/h,根本满足不了工业生产所需,一般用于实验研究。桶装震荡装置生产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然而震荡桶装置制备超细铁粉,需要震荡桶不断震荡而将得到的粉末通过位于桶体的滤网漏出,然而震荡桶震荡过程中容易造成电极接触不良使电极熔蚀,从而降低电极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电火花熔蚀制备金属粉末的反应装置,使其能防止电极因接触不良熔蚀,提高电极的使用寿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火花熔蚀制备金属粉末的反应装置,以防止电极因接触不良熔蚀,提高电极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火花熔蚀制备金属粉末的反应装置,包括盛装液体冷却介质和金属粉末的罐体,所述罐体内部放置有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的内腔通过侧壁与所述罐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反应容器的内底面设置有电极插片和用于鼓入空气的气管,所述电极插片上设置有与之接触的电极。
优选地,所述反应容器包括底座和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圆筒,所述支撑圆筒为镂空结构,所述支撑圆筒的内腔通过所述镂空结构与所述罐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支撑圆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滤网。
优选地,所述支撑圆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所述电极的第一定位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支撑圆筒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电极放置在所述凹槽内;或者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若干个卡扣,若干个所述卡扣沿平行于所述支撑圆筒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电极卡接在所述卡扣内。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管座,所述气管座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气管外表面匹配的弧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电极的上部设置有定位所述电极的第二定位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盖在所述支撑圆筒顶部的法兰盘,所述法兰盘通过螺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极的上部穿过所述法兰盘上的定位孔与一电极夹头连接,所述法兰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圆筒内腔连通的加料漏斗。
优选地,所述电极夹头的下面设置有绝缘板,上面设置有绝缘盖板。
优选地,所述法兰盘上设置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通过第一锁紧螺钉与所述螺杆的顶部连接;或者所述上盖板通过螺母与所述螺杆的顶部连接;所述上盖板为环状板。
优选地,所述绝缘板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电极通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绝缘盖板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绝缘板的顶部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绝缘盖板的一端通过第二锁紧螺钉固定在所述上盖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5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