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家电管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4742.7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3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阅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31609 安徽省合肥市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家电 主控制器 无线通信模块 电源模块 管控系统 移动终端 三极管 电阻 温湿度传感器 电容 电压输出端 稳压二极管 电路结构 直流电源 电位器 管控 电路 供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家电管控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移动终端、温湿度传感器、智能家电和电源模块,所述移动终端中安装有智能家电管控APP,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智能家电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供电;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直流电源、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第四电阻、第一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电位器、第三电阻、第三三极管、第二电容和电压输出端。实施本发明的智能家电管控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随时随地进行智能家电的控制、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家电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生活方式上,随之智能时代到来。智能时代到来,意味着智能家电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智能家电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智能家电也被称为软家电,是提供人们生活质量的精灵家电。它实现了拟人智能,通过传感器及芯片来捕抓和处理信息,最大的特色在于智能家电可以根据自身习惯进行个性化设置,满足不用家庭、不同人的生活需求。传统家电管控系统是由上位机进行控制的,由于上位机不能移动,就不能随时随地进行控制。传统家电管控系统中的供电部分使用的元器件较多,电路结构复杂,由于使用的元器件较多,造成硬件成本较高。另外,由于传统家电管控系统的供电部分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例如:不具有限流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随时随地进行智能家电的控制、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智能家电管控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智能家电管控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移动终端、温湿度传感器、智能家电和电源模块,所述移动终端中安装有智能家电管控APP,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智能家电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供电;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直流电源、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第四电阻、第一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电位器、第三电阻、第三三极管、第二电容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直流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和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电位器的另一个固定端均接地,所述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为48kΩ。
在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家电管控系统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值为380pF。
在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家电管控系统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电容值为420pF。
在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家电管控系统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型号为S-183T。
在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家电管控系统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阅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阅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4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