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保护的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64493.1 | 申请日: | 2018-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6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李素丽;唐伟超;徐延铭;李俊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7;H01M4/139;H01M4/1399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保护 负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合物保护的锂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负极包括集流体(1),所述的集流体(1)的两相对侧面各设置有含锂材料层(2),每个含锂材料层(2)外侧面均涂有聚合物(3);所述的聚合物(3)为聚丙烯酸镁、聚丙烯酸钙、聚丙烯酸锶、聚丙烯酸钡、聚丙烯酸铝、聚丙烯酸锌、聚丙烯酸铁、聚丙烯酸铜、聚丙烯酸锡、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钾、聚甲基丙烯酸镁、聚甲基丙烯酸钙、聚甲基丙烯酸锶、聚甲基丙烯酸钡、聚甲基丙烯酸铝、聚甲基丙烯酸锌、聚甲基丙烯酸铁、聚甲基丙烯酸铜、聚甲基丙烯酸锡、聚甲基丙烯酸钠或聚甲基丙烯酸钾,厚度为0.01~1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保护的锂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体(1)的材料为铜箔、铜网、泡沫铜、泡沫镍、碳纤维膜或石墨烯膜,厚度为1~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保护的锂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锂材料层(2)的材料为纯锂、锂铝合金、锂镁合金、锂硼合金、锂铟合金、锂碳复合材料或锂硅复合材料,厚度为0.1~100μm。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聚合物保护的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先将含锂材料层(2)的材料通过机械压延或真空蒸镀法附着在集流体(1)上,将聚合物(3)溶解在溶剂中配成聚合物溶液,再将聚合物溶液涂在含锂材料层(2)上,蒸干溶剂,即得到聚合物保护的锂负极;所述的聚合物(3)为聚丙烯酸镁、聚丙烯酸钙、聚丙烯酸锶、聚丙烯酸钡、聚丙烯酸铝、聚丙烯酸锌、聚丙烯酸铁、聚丙烯酸铜、聚丙烯酸锡、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钾、聚甲基丙烯酸镁、聚甲基丙烯酸钙、聚甲基丙烯酸锶、聚甲基丙烯酸钡、聚甲基丙烯酸铝、聚甲基丙烯酸锌、聚甲基丙烯酸铁、聚甲基丙烯酸铜、聚甲基丙烯酸锡、聚甲基丙烯酸钠或聚甲基丙烯酸钾,厚度为0.01~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合物保护的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体(1)的材料为铜箔、铜网、泡沫铜、泡沫镍、碳纤维膜或石墨烯膜,厚度为1~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合物保护的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锂材料层(2)的材料为纯锂、锂铝合金、锂镁合金、锂硼合金、锂铟合金、锂碳复合材料或锂硅复合材料,厚度为0.1~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合物保护的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合物保护的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0.1~80%。
9.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聚合物保护的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先将含锂材料层(2)的材料通过机械压延或真空蒸镀法附着在集流体(1)上,将聚合物单体溶于溶剂中并加入引发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再将混合液涂在含锂材料层(2)上,蒸干溶剂,然后通过光或热引发聚合物单体聚合,即得到聚合物保护的锂负极;所述的聚合物单体为丙烯酸镁、丙烯酸钙、丙烯酸锶、丙烯酸钡、丙烯酸铝、丙烯酸锌、丙烯酸铁、丙烯酸铜、丙烯酸锡、丙烯酸钠、丙烯酸钾、甲基丙烯酸镁、甲基丙烯酸钙、甲基丙烯酸锶、甲基丙烯酸钡、甲基丙烯酸铝、甲基丙烯酸锌、甲基丙烯酸铁、甲基丙烯酸铜、甲基丙烯酸锡、甲基丙烯酸钠或甲基丙烯酸钾,厚度为0.01~1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聚合物保护的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体(1)的材料为铜箔、铜网、泡沫铜、泡沫镍、碳纤维膜或石墨烯膜,厚度为1~10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聚合物保护的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锂材料层(2)的材料为纯锂、锂铝合金、锂镁合金、锂硼合金、锂铟合金、锂碳复合材料或锂硅复合材料,厚度为0.1~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44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