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囊内镜阅片及质量控制的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4341.1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2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皓;曾娜;王新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73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韩晓园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 内镜阅片 质量 控制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胶囊内镜阅片以及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胶囊内镜数据采集系统,其包括胶囊内窥镜、控制所述胶囊内窥镜移动和/或转动的体外磁场装置、与所述胶囊内窥镜和所述体外磁场装置均通讯连接的控制器;
与胶囊内镜数据采集系统通讯连接的本地服务器,所述本地服务器包括消化道位置识别模块和质控流程匹配模块,所述质控流程匹配模块内预先设定有与消化道位置和/或病灶信息相对应的操作质控模型;质控流程匹配模块和消化道位置识别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镜阅片以及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化道位置识别模块内具有:
图像数据筛选模块,用以筛选从所述胶囊内镜数据采集系统获取的图像数据;
消化道部位识别模块,内设有根据筛选后的图像识别出消化道的解剖学部位的消化道解剖学部位识别算法;
病灶识别模块,内设有识别出消化道的阳性病灶的消化道病灶识别算法;
位置识别模块,根据消化道解剖学部位以及胶囊内窥镜内部的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TOF距离传感器及磁场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分析得出胶囊内窥镜所处的消化道相对位置以及当前位置所包含的病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镜阅片以及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服务器与所述胶囊内镜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局域网连接,或通过交换机、路由器、网线直连的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镜阅片以及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镜阅片以及质量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本地服务器通讯连接的云端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内镜阅片以及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服务器与所述本地服务器通过互联网连接,或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囊内镜阅片以及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服务器与所述本地服务器通过加密连接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内镜阅片以及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服务器的服务架构包括web服务、应用服务、云存储、负载均衡及消息队列服务、深度学习服务集群服务。
8.一种胶囊内镜阅片以及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胶囊内镜数据采集系统向本地服务器发送图像数据和传感器数据;
本地服务器通过消化道位置识别模块和质控流程匹配模块,基于图像数据和传感器数据实现质控流程,具体为:通过消化道位置识别模块对图像数据和传感器数据处理,通过质控流程匹配模块根据消化道位置识别模块的处理结果匹配质控操作内容,并向胶囊内镜数据采集系统返回病灶识别结果以及质控操作内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胶囊内镜阅片以及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化道位置识别模块对图像数据和传感器数据的处理流程是:
首先,图像数据筛选模块对从胶囊内镜数据采集系统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各种不清晰、过亮或过暗的图像;
其次,消化道解剖学部位识别算法根据胶囊拍摄到的图像识别出消化道的解剖学部位,消化道病灶识别算法识别出消化道的阳性病灶;
然后,位置识别模块根据消化道解剖学部位以及胶囊内部的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TOF距离传感器及磁场传感器等传感器数据,分析得到胶囊内窥镜所处的消化道相对位置以及当前位置所包含的阳性病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胶囊内镜阅片以及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化道识别模块在图像处理方法上采用了CPU+GPU或CPU+FPGA的异构计算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43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